诗经      齐风   东方之日

诗经 齐风 东方之日

2023-12-11    07'09''

主播: 慎思🚀

151 2

介绍:
《齐风·东方之日》 东方之日 男女幽会非常亲密的样态。或解为新婚夫妇的内室之乐(汉、魏前,古人没有椅子,席地而坐,故会踩到膝)。 东方之日兮 彼姝(shū)者子 在我室兮 在我室兮 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 彼姝者子 在我闼(tà)兮 在我闼兮 履我发兮 [图片] 译文 东方太阳红彤彤啊,那个美丽大姑娘——就在我家内房中啊。就在我家内房中啊,悄悄伴我情意浓啊。 东方月亮白晃晃啊,那个美丽大姑娘——就在我家内门旁啊。就在我家内门旁啊,悄悄随我情意长啊。 注释 姝者子:美貌的女子。 履我即:踩我膝。履,踩。即,“膝”之借字。 闼:门内。 发:即足,本指两足张开。 【赏析】 没有呆板礼教束缚的齐国,民风开放,在这里人们可以直接追求自己的幸福,即使是女子也可以主动追求心仪的男子,《东方之日》就是这样一首诗。在上古时代,社会风气并不拘谨,男女交往十分开通。齐女对爱情的执著正如“拼将一生休,尽君一日欢”,这种为爱奋不顾身的精神,感染了后世很多的人。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和男子热恋的齐国女子,主动来到了男子的家中,整日与他亲热,两人形影不离,恩爱非常。诗中运用男子口吻来描述这段爱情,他说出了女子的热情和对爱恋的热切,言语中没有淫邪。在爱情中,男女双方都非常的幸福,男子受到女子的青睐,感到非常的高兴,他尊重女子的情感,不会因为女子主动投怀送抱而看轻她。他们正大光明地倾诉衷情,体现出了《诗经》“思无邪”的本质。 头两句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起兴,诗人在早晨面对初升的旭日,晚间面对刚起的新月时,都会想到自己那美艳而温柔的情人,她既向朝阳一样艳丽而热烈,又像月光一样皎洁而恬静。他想到自己的情人是那样大胆热切地追求他,对他充满了柔情蜜意,为了他自荐枕席,和他在一起男欢女悦。所以每当日出东方时和月上梢头时,他心里一定会想起“彼姝者子”的形象。这时,他总是感到情意缱绻,朦朦胧胧,在他的心中,他的情人就是“在我室兮”。 二、三两句承接得非常自然。当男子对着朝阳和明月想着自己的情人,沉浸在甜蜜的回忆中时,他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爱意,于是他将他们幽会的秘密脱口说了出来。他除了说出他的情人在他的卧室里,还描绘了他们相处的情景:“履我即兮”、“履我发兮”。从这两句话中,能感受到男子的幸福,同时对于女子能够这样爱恋自己,他感到颇为得意。他的心被爱情撩拨得激烈跳荡,所以诗中有六句诗都用了“我”字,这些都表现了男子的矜喜之情。 诗中每节一、三、四、五句押韵,与八个“兮”字组成韵脚,称为“联章韵”。每节的第三句和第四句又都是重复的,这样的写法让全诗读起来极有流连咏叹的情味。 关于本诗的主旨,《毛诗序》说:“《东方之日》,刺衰也。君臣失道,男女淫奔,不能以礼化也。”孔颖达在《正义》中指出本诗是“刺齐哀公也”。何楷在《诗经世本古义》中说本诗是刺齐襄公也,他们都赞同《毛诗序》的观点。 朱谋炜在《诗故》中提出,这是一首“刺淫”的诗,他说:“旦而彼姝人室,日夕乃出,盖大夫妻出朝,而其君以无礼加之耳。”牟庭在《诗切》中提到,这是一首意在“刺不亲迎”的诗,他说:“刺不亲迎者,言有美女光艳照人,不知何自而来,如东方初出之日也。” 虽然各家的见解各不相同,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认同本诗是一首关于男女情事的诗。诗中充满了女子幽会的回忆,毫无疑问是一首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