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佳肴 一罐炒酱

最美的佳肴 一罐炒酱

2022-08-19    09'20''

主播: 绿色蔬菜👌

229 1

介绍:
最美的佳肴 一罐炒酱 刘政光 76届 知青   1976年8月19日这天下小雨,我起大早到沈阳市府广场在市民敲锣打鼓夹道欢送下,乘汽车前往辽中县肖寨门公社沙西大队插队落户。头两天听老贫农肖庆占作忆苦思甜报告和到茨于坨小英雄谢荣策烈士墓扫墓的接受再教育,随即开始下地干农活。第一个农活,是在农田挖灌溉水渠。中午日头很毒,我干渴难耐,问哪有水。老农往旁边一指说:在那。那是飘浮着水草和鱼虫的河沟,我望而却步。在家中我是生水都不敢喝,这混浊的河水怎能入口呢?但我热得头晕眼花,只得俯下身来闭着眼睛喝下河水。在“三秋”会战的关键时刻,我们凌晨4时出工,晚上日落才收工。收割高梁、玉米、大豆等时,新知青和老农一样,是每人抱一根垄。我们力气小不会使镰刀,常常是老农已割完我们一半垄还没完。在农作物全收进场院后,脱谷抢收进仓是通宵夜战。肖寨门处于辽河畔,地势低洼。农作物主要是耐盐碱、抗涝的高梁、水稻等,玉米种得少。主食是高梁米饭,吃得我胃里直泛酸水。当地是每天两顿饭,吃饭不应食,农活繁重,我被累散架子。但饥不择食,逐渐对高梁米饭也习惯了。青年点有菜园,种些茄子、芸豆、白菜等,但冬春青黄不接时只有咸萝卜条子,甚至是咸盐水当菜。我奢想要是有点酱油、大酱也好啊。一天,市里给青年点送煤的汽车来了。父亲托司机给我带来一个罐头瓶和面食。我打开瓶盖一看,一股浓香沁入我鼻孔,那是一罐泛着油花、有小肉丁的炒酱。我从伙房弄来青萝卜,洗净用刀切成小条条,蘸着炒酱吃。我与同屋的知青共享这“美味佳肴”。当时青年点实行“原始共产主义”,是有福同享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那类。一人吃好东西时,是见面“劈一半”的,我觉得萝卜蘸酱是世界上最美味的菜了,无形中多吃了半饭盒高梁米饭。这是我下乡后吃得最香的一顿饭。我感觉我的父亲母亲特善解人意,是天下最好的父母。如今近五十年过去了,我南北大菜吃过不少,但再没吃出比炒酱蘸萝卜更香、更好吃的味道。 朗读: 绿色蔬菜(刘晶),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和平区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发表于《沈阳广播电视报》《幸福老人报》,多见于《沈阳晚报》;散文和诗歌发表于《***知青》现受聘《中国知青专刊》编辑。喜欢诵读、声乐、器乐。崇尚:天道酬勤、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