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高三》里的学生去哪儿了?(20170607直播)

当年《高三》里的学生去哪儿了?(20170607直播)

2017-06-10    29'52''

主播: 新新向日葵-陈川FM

265 13

介绍:
这两天高考。我们“新新向日葵”的听众,除了上班族,也有学生朋友。如果你在读大学,也许在期待学弟学妹吧。如果还没上大学,学校被用作考场的同学正在放假吧,这就难得在非周末还有空收听。如果你是今年的考生,考完了会不会对某些题目耿耿于怀?那或许今天的节目还能安慰你呢。 长大后发现,曾经天天缠绕心上的烦恼其实是那么小。 我有时会觉得,这也适用于高考。 第一次发觉高考分数对人生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是在刚工作的时候。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做着同一岗位,本科里有很普通的也有211、985的学校。至于别人家的让人羡慕的好工作,也不是被成绩好的人拿走。 那时的我是乐观看待此事的。这说明我们社会不再“唯学历”啦。高学历没有垄断的优势,那么人人都有出头之日。 后来再次怀疑高考分数的意义时,就不是这么乐观了。 多年来,山区家庭的孩子盼着高考考上北京、上海,改变世世代代的社会地位。但实际上,很多孩子从外地高校毕业又回到家乡,还是干着一样的活儿——仿佛命中注定。 有人说,也有更优秀的,留在了北京、上海啊。 他们过得如何?对家庭来说,他们还算得上“优秀”吗?王春光博士发现,农村最贫困的家庭有两种: 一种是老人病人家庭无人外出打工的,这我们都理解; 另外一种你可能就想不到了——居然是家里有人考上大学在城市工作的。原因让人苦笑——因为这些人自己都顾不好自己,还拿什么回馈父母? 还有人说,即使这样,上过大学还是不一样,眼界拓宽了。但是假如城市孩子上大学比农村孩子容易得多呢?高考真能帮助家庭条件较低的学生们,通过刻苦竞争考上层次较高的院校,从而实现“屌丝逆袭”吗?我知道,这是很多人捍卫高考、认为它已属相对公平的理由。其实,几十年来,这种概率在越变越低,从整个阶层的流动缩窄为少数个体的传奇了。 我们“新新向日葵”公众号早先就发过《这些年农村受惠多?北京大学农村学生从三成滑落至一成》。为此,教育部煞费苦心,2015年下发通知,在招生上向农村考生、重点高校录取率低的省份倾斜。 但这些都是事后的弥补了,而基础却难以扭转——现在书读得好不好,越来越不依赖于勤奋刻苦,而依赖于家庭的条件、投入的资本。(正像奥运会,越来越不是靠体力取胜,而是比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了。) 现在高考越来越多开放性考题,对于城里有眼界的孩子有利。 城里孩子的课余时间,很多人都上培训机构补习,富裕家庭甚至花大钱请来名师辅导,有巧妙的方法;而农村学生依然只能靠投入更多人力,更辛苦地重复训练,还未必赶得上“私人家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