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的绍兴,一个人的三山五岳行,游记15

文化人的绍兴,一个人的三山五岳行,游记15

2017-01-16    05'20''

主播: 亮亮电台FM

92 1

介绍:
到达绍兴,黑夜,昏灯,凄雨,有种感觉,叫冷。寻着导航一路急行,进了旅馆,赶紧钻进被窝,睡了一晚也没热起来,这里条件太差又潮湿,但好在古城区内。 第二天一早就跑,先换个住处,住进家青旅。到店老板三岁多的小男孩可爱的和我聊天,问遍十万个为什么,以留住我,等他妈妈回来。 这个青旅离周恩来祖居很近。从来也没把周恩来与鲁迅先生周树人联系过的。此时才想起两位都姓周,都是绍兴周家,距离不过二条街。一个总理,一个文学大师,又有怎样的一种关系?我不知道。 这样的雨天,更引起我对弄堂巷道的湿潮和阴冷的感受得以强化。我读鲁迅的文章都有种巨大的冷峻,阴暗和潮湿立体扑面。这样的立体视觉总在我面前,从我少年时起。 去了周恩来祖居后,又去鲁迅故里,蔡元培祖居,王羲之旧居,绍兴的古街古巷和狭长水道里的乌篷船等等,有文艺范儿,中国江南美但这种美总是多些阴柔的,我以为,应不是中国全部。我们国家缺的刚性美,好像少点,想看只能去西部吧,那是大山大水大漠大天的美。 看景真不如听景,看看三味书屋和后边的小院,再看看百草堂,失望不少,鲁迅文里的影子是有的,这就是文学。 绍兴的两日,是烟雨濛濛的两日,仿佛在诉说诸多我能叫上名和叫不上名来的才子精英们的往事,比如与鲁迅住的不远的鉴湖女侠秋谨,让人心痛。革命就要死人,死人不一定是革命。 鲁迅家的房子很大,革命也是兴起于大户人家的子弟,小老百姓对于革命只是追随而已,任何时代的改朝换代,百姓都是百姓。 费话少说,来盘图片上的茴香豆吃吃,想想还不如孔乙己有文化的我的过往,继续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