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讲解2——性本善

三字经讲解2——性本善

2016-03-18    33'21''

主播: ww_echo

1479 44

介绍:
第2讲 昨天是臘月十九,是文天祥去世733週年的忌日。我們從文天祥《過零丁洋》講起,然後講到了慧眼識英才的王應麟,也就是說文天祥中狀元的過程當中王應麟。王應麟是《三字經》的作者。文天祥以身殉國,表達了他對中國文化的執着追求。王應麟在元朝的時候不出去做士,而是在家裏修書,尤其是寫出來膾炙人口的《三字經》。《三字經》一直流傳至今。通過一本小小的《三字經》,讓我們中環民族的孩子們在小的時候,在開蒙的時候,就能將中華文化的精神根植於幼小的心靈裏面,讓我們中華文化得以傳承。所以他們都是很了不起的。 我們這個群的名字叫“正音識字讀經典”,是將這三點合起來共修的。正音,首先要知道文字的聲音是有意義的,而字的聲音是有三部分組成的,聲母、韻母、聲調。這聲調呢,按照古代的分法,分為平上去入。然後平上去入各分陰陽。四聲產生八個調。 到目前為止,我們南方語系的方言裏面還有的保留了四聲八調。其中的粵語是四聲九調。因為入聲不僅僅是陰入和陽入,同時還有中入。但是在普通話裏面,我們現在平聲,它的陰平和陽平保留下來了,也就是現在的一聲和二聲,上聲和去聲也保留下來了,但不分陰陽,只是以三聲、四聲的形式保留下來。 入聲字在普通話裏面,現在已經消失了。它跑到了現在的一聲、二聲、三聲、四聲裏面去。但是我們吟誦的時候,一定要把它們找出來,還要讀回入聲來。為什麽呢?因為入聲太重要了,所以我們讀普通話的時候,就必須修正現在的語言系統,把入聲字找出來。找出來的方法呢,對與南方語系的來講,保留好母語,先用母語、用南方好去讀,找出入聲字就可以了。北方人,可以先找一些帶有入聲字的讀本去讀。逐漸地,一個字一個字地去認識這些入聲字。因為常見的入聲字不是很多,大概二三百個。如果日積月累的話,也就記住了。按照這個微信群去學習的話,我們也很快能記住了。所以說北方語系的人不要擔憂。只要跟着這個群走,日積月累,常用的入聲字也就會辨別了。 我們漢語最大的特點是有聲調。而這聲調的不同,是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也就是說聲母、韻母相同,但聲調不同,它所表達的意思不同。 為了更好地分辨聲音,我們將聲音再一次概括。將陰平、陽平稱為平聲,把上聲、去聲、入聲稱為仄聲。那我們今後見到那個字,腦袋裏馬上要反應這個字是平聲還是仄聲,最後一定要形成條件反射,這在我們中國傳統的啓蒙教育當中是一個基本功。但是我們現在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很晚才講,而在古代一開學就讓學生有這平仄的概念了。 有了平仄的概念非常重要的,這為我們今後學習詩詞歌賦,能寫出好的文章來能掌握漢語言的韻律都是至關重要的。 而這個平仄或者聲調它到底代表了什麽?它首先是代表了音高。也就是說平聲和仄聲是不在一個音高上的。那麽,我們常用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平低仄高。好多人拿着普通話來套,這個規律可能不明顯。但如果說拿着南方語言來套,這個基本的規律是平低仄高。當然,各種方言不完全相同,又區別,但大多數南方的方言是這個特點。 分了平仄以後,接下來那就是分了長短。關係是平聲要長,仄聲要短。這也是因為聲調不同,這是它的基本規律。這基本規律大家要牢牢記住。當然這個規律是按照南方語系來總結的。在現在普通話是有出入的。南方語系現在說來有七大語系。這些語系說來也各有不同。但總體的規律、總體的趨勢是這樣子的:平底仄高,平長仄短。 我們知道了每個漢字的平仄,實際上就知道了這個字音的長短。有了長短高低,就意味着我們漢語是有音樂性,而且音樂性是很強的。所以說我們知道了平仄,實際上就是漢語言音樂的啓蒙。我們音樂的啓蒙從什麽時候開始?就從認真讀每一個漢字開始。這和我們現在的小學教育有所不同。我們現在的小學教育是ma(一聲)ma(二聲)ma(三聲)ma(四聲),a(一聲)a(二聲)a(三聲)a(四聲),這樣讀是部分長短高低的。但是我們吟誦的時候一定要將長短高低給讀出來。 接下來,我們就以《三字經》的字做簡單說明。《三字經》第一個字是“人”,人----它是陽平,用現在的話來說是陽平,由低到高,要讀得長一些。 之----,它是陰平,要讀得高一些。若果細分一些,是陽平高呢,還是陰平高呢。在我們多數南方語系裏面,都是音頻高的,陽平是由底到高的。所以變成了人----之----初----這三個字都是平聲,我們會讀得低一些,長一些,同時把每個字的意思給讀出來。 我們正音還有一個標準,那就是要讓這個字的發音跟這個字的意思要吻合起來。讀“人”的時候像人,讀“之”的時候像之,讀“初”的時候要像初。 “性本善”就不一樣了,它們都是仄聲字。我們要讀得短促,要讀得高重。所以這一句就變成了人----之----初----,姓!本!善!這是從語言上來講。如果吟詠起來也是一樣的。吟詠和誦讀最大的區別是,吟詠的時候,要將每個字放到樂音上去,也就是放到宮商角徵羽上去。然後把平聲字拖長,把長短高低按照聲調來讀清楚就可以了。 接下來是性相近,習相遠。 這裏只有一個平聲字“相”,而且它還在詞的中間。我們依然要將它讀長一些。 習,是入聲字。北方的朋友要開始記入聲字了。怎樣去讀呢?現在的讀法就是要把它讀短。 上面講的是正音,下面講的是識字。 昨天給大家講識字的時候,特別強調了文和字的區別。文,是指獨體的。字,是指合體的。所以許慎著名的《說文解字》。那個文是用來說的,字是用來解的。這是最最基本的概念,大家要記住。昨天我們講了三個字,其中兩個屬於文,一個屬於字。 人,我們只有去說它,看上去像人。最初我們造字的時候我們的古人也是這樣子的。“人”怎麽表達呢?我們人是要工作的,還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按照人,古人造了很多很多的字。但是一個人最主要的是要工作的。所以古人把人工作的狀態作為一個人的代表,然後它逐漸演變演變,就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人”了。 讀這個“人”的時候,要讀出自豪感來,讀出天人合一的感覺來。大家念人----。這是個陽平字,念它的時候是由低到高,接着要念長些。 接下來複習第二個字“之”。平聲字。這是個文來的。看這個字就知道了,它是一棵小草在向上生長。小草在向上生長,就有逐漸逐漸長大的意思、放大的意思,所以讀的時候,聲音一定要由小到大,由大再變小,好像要把整個輪廓讀出來的一樣。這是之的意思。但在本文當中,“人之”,之是有所屬的意思。人的所屬意思。但它的原意還是來自逐漸長大的意思。大家念一念,之----。之,在這裏算虛字。虛字本身就是要拖長一點的。 接下來看“初”。這是一個字。字是解的。怎麽解的?首先我們把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像我們穿的衣服,衣服的衣字很明顯。再看另一部分,這部分是一個刀,剪刀。也就是說拿着剪刀裁布剪衣服。裁衣服發出的聲音就是chu的聲音。 昨天講到這裏的時候,有一位群友跟我私聊討論這個“初”的發音,每個地方是不一樣的,怎麽證明這剪布的聲音是chu呢?的確,各個方言發這個chu的聲音是不一樣的,而且各地的方言有很大不同,這是現在的情況。在古代,恐怕各部落之間發這chu的時候,或者各不同地域發這chu的時候,相差更大了。只會比現在大,不會比現在小。我們怎樣去推斷呢?就說是讀這chu的時候,它還是有共同性的,我們就拿它的共同性來分析。 如粵語讀“初”,山東濰坊話讀“初”。不管什麽語言,讀出來的聲音,給人的感覺還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裁布過程的聲音。另外通過聯想便於把它記憶這個初的聲音。到現在我們用的是普通話,那我們用普通話的聲音跟這個記憶進行聯想,一是幫助大家記憶,第二一個呢,也是把聲音最初的來源多多少少做些練習。大家一定要記住,最初字的聲音和那個聲音是比較接近的。但隨着聲音的變遷,到現在為止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前面三個字我們讀起來就是人----之----初----。每一個字都要求讀得飽滿。另外它們三個都是平聲字,而且“人”是陽平,“之”是陰平而且是虛字。“初”是陰平,在句尾,要讀得長一點。 下面開始學習新課。 性:是一個字。字是用來解的。我們先看看它的形狀。先看到的是小篆,沒有看到它的金文和甲骨文。看到小篆的時候,基本字形還是看得很清楚。許慎在《說文解字》裏頭解它也是按照小篆來的。大家看看,一邊是一個“心”,另外一邊與剛纔我們學的“之”字比較接近。它是底下多了一橫。也是表示小草從土裏生出來,破土而出的樣子。所以那邊是個“生”字。 性,一邊是心,一邊生,合起來變成一個新的意思,就變成了性。我們如何去理解它呢?通過這個字形就是告訴我們:我們這顆心要像本來的那個樣子。原來是什麽樣就什麽樣。當然這個心同時應該是朝氣蓬勃的。 所以這個“性”在發音的時候,就要讀出它本來如此的那個感覺。xing(四聲)。讀的時候要斬釘截鐵,就是本來如此。同時還要有有心、有生機的感覺。不能把它給讀死了。X-i-ng---xing,xing,xing,xing。 這樣就讀死了。要讀出有心、有生機的感覺就對了。實際上我們就是把這個字形兩邊的感覺讀出來。因為心生為性。 本:這個字是金文。在一個竪的下面有一個鼓的地方。如果沒有鼓起來的,就是文,屬於“木”。那麽在表達“本”時,我們古人很聰明,本的原意就是指根的意思。所以在木的文裏面底下加一筆來代表。所以關於這本子最簡單的記憶就是木字底下有一根小橫。這小橫就是樹根。所以讀本的時候要讀出根的感覺,樹根的感覺。根的感覺怎樣讀?往下讀。 善:這是一個字。有文來組成的。上下兩部分。上面是有羊的形狀。下面是兩個像口說話。既可以代表音,也可以代表言。後面我們在簡化的過程當中,上邊的羊形基本保留了,下面就用一個口來表達了。 從羊,從言。言這個字是講話。羊是吉祥的象徵。所以這個詞是非常好的,表示吉祥。從表面上看是說我們要說羊話。說話的聲音要像羊的聲音一樣。我們知道,在大自然中,羊的聲音聽起來感覺非常善良的。和那個狼的聲音是不一樣的,和狗、和老虎的聲音都是不一樣的。羊發出的聲音是非常好聽的。 而且這個羊對於我們中華民族來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凡是有羊組成的字基本上是好字。我們今天學的“善”,我們知道的“美”字、“養”字也是有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