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出国了,朋友也没了 主播/伊楠

你出国了,朋友也没了 主播/伊楠

2015-04-04    16'05''

主播: 笔墨间

230 1

介绍:
吴明君是我所有损友里面最倔的一个。他回国参加同学会,一顿饭没吃好,酒杯一摔破门而出。 整件事的引起,还是一句不加掩饰的私语:“出个国有什么了不起!” 吴明君理直气壮:话不投机半句多。他们给我戴上“装B”的帽子,那我“装B”的人生也不需要解释。 其实,吴明君只是表面霸道。几杯酒下肚,他跟我感慨,马上30,在世俗精明里学会了看人识面,却不再留得住朋友,说完唏嘘不已。 我不知怎么安慰。 吴明君和很多人一样,青春年少时赶了个留学热,半路来到洋人的世界打怪升级。一个decade过去了,圈子换了一个又一个。昔日的一群死党逃不过时间,被一波波的是非冲刷的七零八落,曾经的至交也成了EX-best friend. 吴明君总觉得,时差党比别人更难留住朋友。理论如下:国内的同学毕竟和自己经历太不同,多年过去,眼里的世界已然天差地别,再次见面也无力叙旧;国外大学的圈子也并不单纯。酒肉朋友,社团小圈,各种ex,总有些开始能把手机聊到没电的朋友,后来因为种种事端翻了脸;毕了业更是down to earth,在江湖和社会里的友谊总是要打上引号,毕竟利益才是所有人的best friend, 跟在利益后面那所谓的“友谊”,脆弱得连一场小感冒都经受不起。 我说吴爷,你这是在victimize自己,朋友不是任何人生活中的常驻盟军,更像是一个港口或是站台。 你只能稍做停留,就要继续孤独的单行。这和时差党无关,浮屠众生皆无岸。 反驳归反驳,我一想,的确,出国的我们究竟换了多少圈子?有多少朋友散的太轻易,又有多少朋友成了心头梗,有多少朋友消失于“忙忙”人海,有多少朋友再次相见尴尬总是多于欣喜。 吴明君听我这么一说,脸沉了下来,点了一支烟,猛吸一口,带出一烟圈的坦言:就连没散伙的朋友,很多也不是真心的。身为一个纯爷们,连我都能看出来,朋友圈里有一群天天晒闺蜜的女生,很假! 我笑他整天就知道TM刷朋友圈看美女... ... 吴明君突然打断我:话说回来,你真觉得每一个发“闺蜜照”的女生都真心把照片里其他人当好姐妹吗?我整天被各种餐厅,KTV包房,high tea,或者高大上event上的女生合影刷屏。照片的描述往往是——和大美女好姐妹一起吃饭/唱K/喝茶/参加conference,好嗨森:) “其实她们根本都不熟”,吴明军边说边咧嘴笑了一下,解释道:跟说相声似的,互相捧,互相逗呗!还真拿自己当明星了。 Sex and the City里是四个妖孽女为一组活动,《小时代》里的白富美要有平民女当陪衬,影视剧里的名媛总是成群结伙发照片炫耀大场合。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朋友圈紧追着偶像剧里的风尚,照片里的每个人,都想当被众星捧着的月亮。 吴明君说的对。我也明白,朋友中的一部分人,其作用就是为了互相标榜。借着别人抬高自己,是人这种阶级动物的本能。 吴爷问我,上学那会,学校里整天办network和social events,你觉得有区别不?说实话,在北美漂了也不久了,我都有点分不清身边哪些人是朋友,哪些人是network了。 我的回忆被打开了。 当年,为了找实习找工作,不知参加了多少所谓的network. 看了各种社交的tutorial,学了怎么打招呼怎么递名片怎么做elevator pitch, 读了 Never Eat Alone 和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还记得,我去一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的轰趴,当晚去的都是我当年那样的“有为青年”和业界前辈。 我开始按照基本套路social,心里谨记着 handshake 一定要firm, 讲笑话最好别涉及宗教和政治... ...一声声连绵不绝的nice to meet you和I'm doing great之后,我发现所有人的基本套路也都一样,大家像一个模子里mass produce出来的攻关高手,感觉上所有人都读过Never Eat Alone 和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顿时,我觉得自己和世界都很假,轰趴很假,屋里的笑声很假。 请问,这么假的地方,我能交到真朋友么? 吴明君听我这么说完,share了个相似的经历。 前几年,他还是大学某社团的灵魂人物,又在社会上小有作为,认识些业界大牛。有一次,他在公车站等车,一个同校大一小鲜肉在他身后盯了半天,让他有点发毛。 随后,小鲜肉一脸可怜,走上前去跟吴爷说,“学长,我没有公车票了,你看bus马上就来了我又没零钱去买,能管你借一张车票么?” 他一看这苦孩子心就软了,说没问题啊,你一会要转站吗?要倒车吗?一张票够吗?再给你一张吧。 苦孩子嘴角挂着一丝纯洁的笑,说,不用啦学长,一张就够了。我就去前面的教堂! 一路上,孩子跟吴学长开聊,说了自己的学的专业,未来的规划神马的。结果巴士开过了教堂,不一会,大客车进了地铁转站口,学长说,诶!你都坐过站了呀! 孩子特开心,特淡定,闪了下眼睛说,没事儿没事儿,到哪儿都一样。说完向地铁通道飞奔而去。 吴明君心里还在纳闷儿,说好的去教堂呢? 过了两天,吴爷打开了自己的人人网主页刷留言,发现了陌生人的私信,大体内容是:学长,我是那管你借车票的苦逼孩子,我听说你所在的大学社团很牛B,得别人推荐才能进,咱俩那天在bus上聊,我也给你介绍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不知道你能否推荐我加入?另外,我现在在找实习,不知你可否帮我联系个银行或者会计所的实习?相遇就算有缘分,交个朋友,哪天出来我请你吃海鲜大餐... ... 吴明君当时傻眼了,脑袋里全是巨大的问号。他怎么知道我爱吃海鲜?他怎么知道我是哪个社团的?他怎么知道我认识搞金融的牛人? 仅一转念,他苦笑一声,想通了所有龙脉。 苦孩子大概是看了什么“How to Network”之类的攻略,特别实在的照搬里面的SB套路:首先,锁定一个大牛;在其常去餐厅公车站等地求偶遇;搭上话之后,谈笑风生,低调推销自己;之后最好要个联系方式follow up一封Email求工作/实习,开头一定要这样写:“This is XXX. Thanks for chatting with me on the other day! I wonder if...” 苦孩子太单纯,不懂变通。不知道这种要车票博取人同情心的行为,发现后令人反感,不知道开始说去教堂之后又去搭地铁露出了马脚,不知道在人人网上搜索别人的主页之后留私信求职很weird,更不知道research到吴明军喜欢吃海鲜更加creepy. 吴明君最受不了的,是这个小鲜肉设的这个不高明却急功近利到极致的局里,还插着一面“交朋友”的大旗。 我呸!他讲到这儿有点发飙了,这种人还配谈什么朋友? 我却彻底被吴明君的故事给娱乐到了。边乐边损他:这就是因为苦孩子太缺心眼,光有一颗势力的心却没有那圆滑的手段,被你给拆穿了,你也没多聪明,还损失了一张公车票!不过很多人结交人的目的跟内苦孩子一样啊,只不过手段滴水不漏,能赢取你的信任。我看你这傻小子,被人卖了还要帮人贩子数钱呢! 我和吴明君苦笑着讲着逗B的故事抽着烟。 吴明君说他现在年纪都不小了,微信里也就不加那么多“好友”了,很多场合也不去了,很多事也不想看的太明白,以免浊了眼睛。 看来他有点厌世了。 我跟吴明君说,我的另一个朋友,妮小四,大学同窗突然生病辞世了,妮小四想起了他们之前的种种快乐与误解,还有那句欠了对方好几年最终也没能说出的讲和,眼泪就往上涌。 我看着妮小四,想着她那永不能再见的朋友,突然觉得自己和吴明君的抱怨都太过严苛。朋友,互相利用也好,酒肉朋友也罢,如果能有幸在漫漫人生路上共度一段美好时光,都是莫大的缘分吧。 至于那些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利用和彼此欺骗,就让它随风散了吧。失去的死党和无缘做朋友的人,就对着他们的背影长鞠一躬,相忘于江湖吧。 附语 我们多是独生子女,没有长久的同辈感情,自大上幼儿园,小伙伴三四五年一换,一来二去,也变得无所谓。出了国,一回家不见父母,俩眼一抹黑,三六九等来自四面八方,教室来回换,伤过几次便不再信任他人,毕业了连同班同学都记不齐。 我有时候听起少时高中同学津津有味地跟我讲后来班里的同学和各自发展,心里空落落的。这几年,我并没享受到他们那么赤诚的青春,工资一年年涨,朋友一年年走。我最好的朋友好像是郭德纲和仓老师。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万青《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 文章来自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