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心解——盗亦有道:何谓入流的道和不入流的道,何谓在道上?

成语心解——盗亦有道:何谓入流的道和不入流的道,何谓在道上?

2018-09-07    03'40''

主播: 本来_占华

239 3

介绍:
成语心解——盗亦有道 :何谓入流的道和不入流的道,何谓在道上? 盗亦有道出自《庄子·外篇·胠箧(qu qie)第十》道:道理,道义,规范。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影视小说中,小偷或侠客,专盗富人的财物,而不偷穷人的,或专劫官府的钱财和粮食,分给穷苦百姓;水浒中梁山好汉的“替天行道”,周润发黑帮英雄片中的“重情重义”。也算是对盗亦有道的一种注解,当相对于庄子的原文则相去甚远。 《庄子·外篇·胠箧第十》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在他看来,具备五点方能成为大盗。偷窃之前,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 智,圣,勇,义,仁,不是儒家圣人之道吗?焉能用于盗贼身上?盗跖认为,强盗如果要发展壮大,成为大盗,或成就一番大事,就必须采取“圣人”之道,否则,就只能成为蝇营狗苟的鼠辈之贼。 道德经有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看看这些蝇营狗苟之辈和所谓的“圣人”之道。充满了一己之私,成为了众乱之首,变为了完全不入流的道。这些不入流的道还包括小人之道、庸人之道、懒人之道等。 那么,什么是入流的道呢?我们大体上将入流的道分为五个层面,即士人之道、能人之道、君子之道、贤人之道,圣人之道。道是人的格局和境界;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心的体现。心灵品质的高低,决定道的高低;道的高低决定德的厚薄。所以道的层次是由心灵 品质高低决定的,每个层面的道都可实修实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又何谓行在道上呢?只要是有利于自己心灵品质建设的,只要是有利于他人心灵品质建设的,只要是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才是在道上的。善恶都在一念之间,只有我们遵循“心-道-德-事”四部曲建设心灵品质,才是至简至易垂直攀登的捷径,如此天理大道、龙场悟道都是可学而至。行于大道,必得天助,自然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