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第三节

《麦田里的守望者》第三节

2016-12-11    06'45''

主播: 兔子🐑

208 14

介绍:
为什么每个孩子,都曾有离家出走的念头? 今天的时间,我们分享《麦田里的守望者》第6、7两个章节的拆书包。今天我们的讨论话题是: 突然暴怒,他的两个同伴,分别做何反应?为何如此? 我们经常喜欢就事论事,认为今天的结果,是昨天的原因所致。可是事情的真相往往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哪个蚁穴,会是在一朝一夕之间筑成的呢?你今天看到的,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而量变是积累和孕育的过程。任何人一时冲动的行动,也不仅仅是一时的情绪导致,因为性格的形成,必然有成长与经历中的多重因素叠加。 1 在今天的分享的两个章节中,继续写霍尔顿与的两个同伴的相处,在经历了各种不顺之后,终于连夜收拾行李离开了。 德莱塔回来之后,霍尔顿所有的精神都集中在了约会归来的室友身上,一心等着从德莱塔口中打探出一些“琴”的情况。但是对于约会德莱塔语焉不详,这让霍尔顿的心里无比痛苦。你可以想象,一晚上无比的煎熬、怀疑、愤怒,最后爆发了。 霍尔顿和德莱塔大干一场,实际上是霍尔顿被德莱塔暴揍一顿,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自欺欺人地骂个不停。德莱塔最后也不明白,自己的室友为何如此失常。愤怒与无奈并存的霍尔顿,想借住到阿莱克的寝室。阿莱克听到了隔壁的打斗却充耳不闻,看见满脸是血的霍尔顿,丝毫没有关切和同情,甚至拒绝霍尔顿的借住。于是,霍尔顿在同伴的冷漠中,离开了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物品在叙述中反复出现,就是他花了一元买的红色猎人帽,他的朋友说这是一个粗俗的、打猎的人才戴的帽子。他买了以后,相当重视,帽檐朝后,戴在头上,成为他的标志性物品,是一种脱离中产阶级、叛逆不羁的象征。对这个帽子,霍尔顿是念念不忘的,被德莱塔打得满地找牙之后,也不忘从床底下找出来,戴回头上。 2 外国文学中关于寄宿学校生活,很多小说都详尽的描述过。这种由学校某些方面替代父母的养育方式,使得与同伴有更多的相处时间,常常会孕育出终身难忘的友谊。《简爱》中,少年简•爱在孤儿院式的寄宿学校里,结识了一个善良、博学的女孩,海伦•彭斯。海伦被教师惩罚的时候,简•爱表现得比朋友本人更加气愤、难过。海伦临死之前一夜,简•爱依偎在朋友身边睡去。对朋友的忠诚,让读者心存暖意。 但是,霍尔顿的离开没有任何温情脉脉的场景,也没有和任何一个朋友恋恋不舍的送别,从他本人的叙述来看,没有一个名义上的朋友,值得留恋和需要道别。 在人生的儿童与少年时期,家长和老师曾经是影响最重要的人。随着成长的脚步进入少年与青年,同伴的影响逐渐变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在寄宿学校中,父母每周或每月只有短暂的相处,师长也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而同学、同伴,成了生活社交中重要的角色,彼此效仿,彼此影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霍尔顿的这两个同伴,一个代表地位卑微的下层,一个代表被社会认可的中上层,霍尔顿徘徊在其中,能够和两面相处,却没有一边是自己的归属。这些在同伴中,霍尔顿始终找不到自己舒适的位置,这也是这个少年内心彷徨无助的重要原因。 作为男孩子,在其成长的某个阶段,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作为成长的指示标。他的生活里,这样的人物是缺失的。这加重了他内心的抑郁痛苦。找不到正确的方向,成长中对自我认同感的缺失,是这个人物痛苦的根源。 不知道今天的拆书包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触,希望你读书的速度和我分享的速度在某种程度上是能合拍的,今天就到这里啦,感谢你的聆听。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