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  千古敬仰

百年风华 千古敬仰

2017-08-19    20'01''

主播: 山涧水

159 3

介绍:
感谢收听,期待你对本期节目的评论留言哦~【原创】百年风华 千古敬仰——品读杨绛先生 乐痴   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驾鹤仙逝。这一天离先生的105岁生日只差53天。不经意间,先生去世已逾一年。然而,先生那洁白如雪的发丝,慈祥和蔼的笑容,饱经沧桑的脸庞,握瑾怀瑜的品格,矍铄奕奕的神采,始终萦绕在我的心梦里。“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我心中,杨绛先生是真正永恒不朽的。  走近杨绛先生,是从6年前读她的《百岁感言》开始。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些质朴平实的话语,带着一股无比强大的穿透力,涤荡着我的心灵。曾经积压在心中的些许浮躁、愤懑、疲惫一扫而光,一泓清泉入驻于我生命之中,滋润着我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敦促我一路捡拾着快乐的“珠贝”。    循着《百岁感言》这一淡雅的光束,我走进了先生92岁所著的《我们仨》,走进了先生96岁所著的《走在人生边上》,走进了她的散文、小说、戏剧,甚至走进了她的译作,并认真阅读了罗银胜先生撰写的《杨绛传》。我迫不及待、如饥似渴地品读着、体味着,从中吸甘吮露,温润自己。先生在我心中的形象,也随着我一次次品读愈来愈高大。  风华正茂之时的先生,曾是苏州东吴大学的骄子,继而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学系研究生。她脸若春花,白洁红润,清雅脱俗,钱钟书先生对她一见钟情。先生的第一部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就是在清华求学时,于1934年初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尔后,先生随夫君钱钟书先生求学于英国牛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她酷爱文学,通晓英语、法语,为她日后成为我国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外国文学研究家,奠定了良好基础。  而立之年后的先生,正处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中,居住的上海沦为孤岛,多位亲人遭受不测,饱尝国被欺凌、至亲相继去世之痛。先生迫于生计,于炮火间隙,利用教书育人的余暇,撰写了《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风絮》等剧本,并获极大成功。同时也撰写了《窗帘》、《喝茶》、《风》等许多极富情趣和哲理、又纯真自然雅俗共赏的散文作品。满腹诗书的先生甘当“灶下婢”,独自承担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等俗务琐碎,辅佐丈夫钱先生创作了旷世名著《围城》。  年届不惑时的先生,怀揣对祖国深深的热爱,毅然拒绝去台湾、香港和国外发展,坚持与满目苍夷、百废待兴的祖国同甘共苦。北京和平解放后,先生夫妇受聘清华大学,后又相继担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华夏传统文学和外国文学研究之中。先生国学造诣深厚,西学知识渊博,为我国文学事业和引进西方文化禅精竭虑,奉献一片丹心。同时,也无怨无悔的接受着那个特殊年代对知识分子的种种“改造”。    待到“文革”结束,知识分子的春天来临,先生已早逾花甲,直奔古稀。历经的劫难的她,从磨难中撷取和提炼自己对民族、民生和苦难最深刻的体验,再度投入创作。她的散文《干校六记》,“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胡乔木语),一个年代的荒谬与残酷,就在先生悲凉而诙谐的冷峻笔调中淡淡道来。长篇小说《洗澡》,智趣地描绘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群像”。先生超人的知性令她看得透人性的缺陷与局限,她的理解和包容又让她下笔敦厚而温婉。那些沉重的创痛、悲伤的故事,在她诙谐幽默的文笔之下,变得轻松而有趣,令读者不由自主的泪中带笑。先生的散文《老王》,被选为当时的高一语文教材(改版后的初二语文教材)。她翻译的西班牙小说《堂吉诃德》,是我国译作史上首部从西班牙语原文译出的汉语全译本,发行量达100万册之巨。1978年,邓小平还将其作为礼物,送给前来我国访问的西班牙国王。介于先生为推进中西双方文化交流所作的杰出贡献,西班牙国王曾授予先生“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    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年近90高龄的先生,于1997年与1998年,相继痛失爱女钱瑗和爱人钱钟书先生,默默承受泰山压顶般的悲痛,依然如不老青松傲然挺立且卓尔不群。面对“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冷清和孤独,先生一如既往的坦然,笔耕不倦,为我们端出了一道道精神大餐。她以惊人的毅力,花了五年心血,整理和出版了钱钟书先生生前仿若天书般的手稿7万余页。2003年,先生92岁那年,又着手创作了以自己家庭生活为题材的自传体叙事小说《我们仨》,这是一部真正的幸福“围城”,影响和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成为2003年最畅销书。2007年,96岁高龄的先生,又创作《走在人生的边上》,传达了她对人生价值、灵魂去向等有关生命的终极思考。而先生的《百岁感言》,又是那样憾人心扉……    先生自称为业余作者,世人却冠以她文学大家、翻译巨匠、剧作家。她拥有人民文学社为之出版的250余万字的文集共八卷。先生的文学语言,看起来平淡质朴,却于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先生的女儿钱瑗曾如此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钱钟书先生也说:“杨绛的散文比我好。”“是天生的好,没人能学。”我读先生的散文,更感觉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蕴含着卓越的人生追求。作为一位肩负家庭责任、悉心照顾丈夫和女儿、又处于这种特殊历史阶段的知识女性,能拥有如此卓著的成就和崇高荣誉,实在难能可贵。然而,更令我敬佩的,是先生高尚的人格和品性修为。  先生爱国之心拳拳。从来不唱爱国高调的先生,一直坚持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和民族最真挚的热爱。当日寇铁蹄践踏华夏之际,先生伉俪毅然从正在求学的欧洲回归祖国并始终坚守。 “……不愿离开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这铮铮铁骨的言语就是先生心中的最强音。在特殊年代中遭受非人待遇之后,曾有人问先生:“你们有没有为自己当初没有离开大陆而后悔?”先生说:“……中国的语言是我们喝奶时喝下去的,我们是怎么也不肯放弃的。”“没有什么后悔的,人活着不一定全是为了享福。”先生一生如春蚕般奉献自己,过着简单俭朴的生活,却将他们夫妻一生所得的稿费、著作版税收入迄今累积逾千万,全部捐给了母校清华,成立“好读书”奖学金,以帮助那些愿好好读书的贫寒子弟,顺利完成学业,报效祖国。    先生爱家之情殷殷。《我们仨》,是先生鮐背之年后对自己家庭点点滴滴的刻骨追忆,也是对不可再见的亲人最情深意切的耳语。在这部作品中,先生满怀深情,饱醮浓墨,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家庭半个多世纪风雨同舟的生活画卷,缓缓呈现在人们眼前。先生是良母、能媳,更是贤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凭着她的坚强、独立和决断,成为了钱钟书先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支柱和坚强依靠。钱钟书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先生的爱情: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称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并说:“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正如冰心先生所言:“他们是现代中国作家中最美满幸福的一对,学者才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先生身似菩提心如明镜。岁月漫漫,先生始终以一颗淡定从容的心,面对刀霜剑雨,带着对生活一份纯纯的淡淡的感念,一次次掸拂和擦拭自己的心灵。先生是刚正的。风雨如晦的日子里,先生以自己羸弱的身体支撑着如山般坚硬的风骨,与诸多共遭劫难的学者,共同筑起中国知识分子不倒的脊梁。“文革”中钱钟书先生被贴大字报,先生敢于为之贴小字报澄清辩诬,为此被楸到千人大会上批斗示众,可她依然据理力争。先生是智慧的。下放干校时,先生被安排种菜。她坦然平静,既不忧郁也不悲愤,笑对一切苦难。并利用看管菜园的间隙阅读学习。生活中的先生低调至极,几近“隐身”,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先生自己如此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先生在遭遇不公时刚正不阿,处境卑微时不沉沦自弃,夹缝中求生存亦自得其乐,真正集聪慧、坚强、睿智、仁爱、淡泊、宁静于一身。先生的胸怀,可谓这个风驰电掣的时代一处亘古不变的温泉。谁言白发千茎雪,一缕幽兰一缕香。先生让我们看到,人活着,真好!人活着,真美!    如果说女人是一本书,杨绛先生则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从封面到内容都美到极致的书。这是一本以甘霖为墨、彩云为纸、博爱为笔润湿而成的书,也是一本以血珠为墨、黄土为纸、脊梁为笔雕琢而成的书。品读先生,我终于知道人生应该真正把持的态度,也真正了解自己应该有着怎样的追求。先生是一位高大的精神巨人。她的一生,就是矗立在我们人生路上的一座永恒的丰碑,值得所有人学习和敬仰。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