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亭园》作者:冯伟刚

《再游亭园》作者:冯伟刚

2020-08-26    10'51''

主播: 闲云🌥

623 8

介绍:
再游亭园 作者/冯伟刚 坐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东南的中国亭园,是以复制国内著名的亭、廊、阁为主题的公园。今年开放以来,我曾经去过两次。而再游亭园,源于有我的文学挚友裴志兴兄弟的陪同。 我与裴志兴兄弟是去年八月份通过微信相识。那时,在微信里经常看到裴兄弟的文章、诗词和给来自全国各地文友作品的点评。裴兄弟的文章,能够将生活中那快乐的、真实的、反映正能量的故事,通过娴熟的笔墨、鲜活的文字、流畅的语句、率直的叙述,传染给每一位读者或听者。他所创作的纪实小说、纪实文学、散文随笔杂谈等文章,生动、形象、感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他所创作的古诗词和散文诗,包含深情,韵味醇厚,朗朗上口。我虽然经常看些文学方面的书籍,同时结合出去游玩儿或以前的工作体会,写些小文章,但总觉得文学底子太薄,文字表达方法欠缺。我和裴兄弟相识后,经他指点和修改后的文章其文字就大不一样了,比原稿顺畅多了,为自己创作水平的提高奠定的基础。早有想见裴兄弟的念头,只为疫情之故,始终未能如愿。 立秋后的一天,天气预报中雨转多云并没有如期来到,似乎天气非常眷顾我们。当时我与裴兄弟进入园内后,阴暗的云层悄悄退去,露出太阳的微笑,碧蓝的天空挂着几片薄薄的白云。 进得亭园,我们漫步在红色的道路上,步步高花海分布在路的两侧,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鲜亮、美丽,栩栩如生。 这种花又称百日菊、火球花、对叶菊,原产于墨西哥。花径直立,高30到100公分左右,单生枝端,亭亭玉立。叶宽卵圆形片儿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到10公分;宽,2.5到5公分,总苞片为多层,花色丰富,华丽娇艳。它们像一个个新遇见的富于魅力的朋友朝我微笑点首,我竟忍不住打开手中的照相机,调整焦距。当手指肚轻轻地按下快门时,美丽的瞬间即刻记录下来。硕大的花朵静谧无言,引来蝴蝶、蜜蜂在其上方大圈小圈地盘旋着,时而飞舞着,时而亲吻着橘黄色、白色、深红色、绿色的花朵,与阳光漫射的影像一起增添了一种神奇感,幻出幽媚的传奇无数。 在一侧五折桥入口处,疫情期间封闭的警戒绳已经解除,近处的河水面上,涟漪的蓝天白云,众多绿色的莲叶簇拥着朵朵莲花。莲花特别好看,三层花瓣为薄片且由里向外呈短剑状,最下层为白色,另外两层为玫瑰红色,颜色由外往里变深,一组黄色的花蕊镶嵌在其中。远处的河面是红色圆柱、黄色屋顶的亭及长廊的倒影,河堤下绿色细高的芦苇,河堤上的垂柳树干弯曲着,枝条随风飘逸,以及绿草和矮树,一木船停泊在河岸边……这一切的一切,是那样错落有致,有一种宁静安详的气息,一种江南韵味的诗的氛围蕴含其中。 我们还就诗词的写法,边走边聊。不知不觉间,我们进入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两边是茂密高大的树木遮蔽了头顶上的天空,走在这道上,真有一种别样的清新与轻灵,特别从树间筛下来的光斑在地上微微晃动,偶尔一丝风带着绿草、树叶的气味抚摸我的嗅觉,忽轻忽重。路边有几个长条矮凳,我们索性就坐在其中一个矮凳上。裴兄弟以毛主席那首最著名的七律-长征为例,详细讲解诗词的平仄、对仗、押韵等,我引颈侧耳倾听着、享受着、感悟着。他那认真、耐心的态度,让我记忆深刻;他那引古论今的学识和文学造诣,很深、很广,让我受益匪浅。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正是:“秋风吻露泽芳草,卉海逐波卷浪芬”(引自衣非先生吟咏的新韵格律诗-亭园剪影)。 转眼之间,我们又来到了拱形桥上。俯视桥下,绿油油的荷叶相互拥挤、充溢着人工湖面。甚为有趣的是:贴着河面的叶片像圆形蒲扇,在阳光下静静地躺着纳凉;而水面上的叶片,像凹进去的盘子,感受着阳光的沐浴与徐风的吹拂。进一步仔细观察,发现几个花蕊闪耀着黄色光斑、花瓣呈白色的莲花,静静地藏在众多莲叶之间,如深藏不露的高雅美女,若隐若现,在桥上隔着距离观赏更诱惑人。莲花的美姿,之所以现在绽放,是经过了冬春夏努力奋斗的结果,付出的汗水与辛苦被莲叶所覆盖。由此,我感悟到文学水平的提高也应该是这样。 在这里,河水、云影、一草一木、莲花,所有细节都浓浓浸透着大自然的情感,不断变化呈现出一幅幅的画面。我不仅与大自然知友心神相融的交谈,更重要的是,今天有幸与裴兄弟有了知友心神相融的交流,不是吗?(20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