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E06 恒生电子:企业供应链平台与交易金融服务新模式

S3E06 恒生电子:企业供应链平台与交易金融服务新模式

2018-07-23    09'45''

主播: 财资一家

120 0

介绍:
本期内容来自恒生电子财资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李原英和恒生电子商品交易及供应链事业部总经理岳增奎的演讲,主题是企业供应链平台与交易金融服务新模式。 在过去几年,恒生电子在企业端做了很多供应链相关的平台项目,从已执行的项目来看,企业端对供应链的认识和理解正不断发生新变化,对供应链平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国家供给侧改革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新型供应链的发展。 现代企业端供应链参与方主要包括核心企业、经销商、供应商以及相关的物流企业、仓储企业、检测机构、担保机构和第三方电商平台。涉及的领域包括农副产品、能源、化工、金属类等行业。现代大宗供应链解决方案主要是为产业客户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以数字化、平台化、场景化、融合化为理念,为平台生态圈中的核心企业、经销商、供应商、物流企业等参与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整个大平台生态圈由多个业务平台系统组成,包括电商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物流服务平台、云仓储平台、接入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其中同金融需求相关的就是“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岳增奎认为,传统供应链领域,企业融资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在传统供应链贸易活动中,核心企业由于体量大,信誉度高,往往受到资金方青睐,更容易获得资金方的资金支持,而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担保,财务管理不规范,征信信息不对称,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等原因导致融资困难;二是对于能够融到资金的小部分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在利率计算上包括基本利息+浮动部分,质押物登记评估费,担保费,风险保证金及利息等,中小企业实际支付的利息非常高,造成这些企业融资成本高的现象。 通过企业端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搭建,作为企业供应链生态圈中的一环,依托平台中的核心企业增信,平台贸易场景真实、可靠,同物流、仓储系统无缝对接,线上管住仓单,线下管住货物,金融机构放贷风险极大降低,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上下游企业融资困难情况。 现代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是以供应链大平台生态圈为基础提供资金结算、支付通道及融资服务。由于不同的金融机构对企业的风控要求不同,平台可以对接多类型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理、小贷、自有资金等,来为供应链提供资金来源。现代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多种融资产品,满足供应链上的企业不同业务场景的资金需求,例如基于订单贸易的订单融资,基于库存的仓单融资,基于信用的白条融资以及基于应收账款的应收账款融资等。在融资风控方面,融资平台的借款流程均依托电商交易平台的真实贸易场景,通过仓储系统、物流系统全程跟踪监控货物信息,另外通过数据风控系统,及时分析和监控质押货物本身市场价值并进行及时预警,通过大数据平台获取的交易数据、以往融资数据等数据建立借款人征信模型,加强融资风控,从而可有效缓解和降低资金端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 恒生电子财资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李原英对交易银行的服务新模式进行了解读,他认为,交易银行服务是银行在企业交易过程当中寻找一种价值创造,把金融服务无感知地嵌入其中,将银行产品和企业业务场景紧密连接,围绕客户经营节点、财务组织、行业特性等,输出差异化和定制化的全方位服务,形成具有交易性、平台化和轻资产运营的一种新金融服务模式。这是银行角色的一个根本性转变。 整体来说,交易银行的特征有前置化的服务、规模化的中台和智能化的技术。 第一,前置化的服务。就是把银行的服务前移,银行主动地连接企业。 现在非常受关注的一个概念是无感知的服务,也就是金融与企业的无缝嵌入,其中用到了一项技术,叫做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德勤2018年技术发展趋势报告提到API的技术可能会重新占领未来五年的核心技术趋势,其中一个应用就是银行未来的开放之路;另外,企业自身可能会开放更多的API,而不是把它自身的资产(包括技术资产、业务资产)做很多的分母。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嵌入是双向的。 另外,银行应将原本碎片化的产品进行聚合,与企业经营相结合。当技术层面的连接手段得到解决,那么产品端的银行产品如何无缝对接企业业务将成为银行的专家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过去,银行可能更注重企业结算或投融资业务,但是对具体的行业状况、市场发展态势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的生态链条等情况并不是很清楚。所以作为交易银行还应该重视实体经济的研究,帮助实体企业的业主找到合适的资源,真正地围绕、呵护金融节点,满足企业组织的财务诉求和行业特性,进行全方位、差异化的服务。这样才能形成具有交易性、平台化和轻资产的新金融服务模式。 第二,规模化的中台。中台是平台和平台之间的连接,这样才可能实现企业、政府、产业链、小微客户和银行之间真正的、双向的产品设计交互。 如何才能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只有银行自身的想象是不够的,还需要企业方参与到平台设计之中。中台搭建的切入点主要是结合互联网、产业数字化、物联网化的发展。比如运输的物联网、公共服务的物联网,都可以为银行、企业提供资源整合。交易银行嵌入并非一定是要进入互联网行业,而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结合给交易银行带来了新的契机,让我们真正能够做到“业务驱动+数据驱动”。 第三,智能化的技术。现在金融科技发展非常迅速。比如智能化的企业信息化预测,这个预测不只是现金流预测,还包括企业整个资产负债的分析,目前恒生电子在打造资产池业务,已经在几家银行做票据运输账、活期存款入池的实战管理。随着更多资产的注入,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各个环节所产生的数据都能够进行实战管理。对于未来企业的每个时间节点的现金情况、资产负债情况都会有更清晰的认知。当有了企业整个现金流的历史,我们就可以真正去做智能化、个性化的产品推荐,这种产品才是真正符合客户要求的。 另外,企业级的智能投顾。智能投顾不是简单的投资理财,企业的智能投顾更注重产品服务和企业竞争过程中的匹配性。对于一家企业而言,资金的流入周期、投入周期长短不一,需要通过实时的数据分析、资产负债的统一监控,去对企业的投资理财进行风险偏好、资产配置情况和投资期限进行梳理、配置,真正地实现企业级的智能投顾。 大数据方面,随着银行大数据中心的建立,在财资的领域,前台的业务人员、中台的产品经理依托数据服务能够真正在客户识别、商机挖掘、服务定制、主动推荐和最终服务的达成方面取得很大突破。比如客户产品的市场报告、经营规模的情况、运营的报告,都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做到准确识别,作为后续商机的梳理和服务定制、产品推荐的依据,我们称之为数据驱动。 现在很多大银行能够帮企业做供应商管理、经销商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协同管理。目前恒生的客户中针对产业链“1+N”的平台化客户越来越多,因此基于恒生自身做交易平台的基础,通过建设“交易+数据+场景”的服务体系,针对从核心厂商到仓储物流再到分销、电子商务平台、供应商,整个产业链相应企业的内部管理服务,恒生自身或是联合其他公司可以建设交易银行服务云平台,将产品工厂、账户、资产、协议、支付以及大数据风控纳入其中,在这个云平台上,能够把更多的服务融合到产业链当中。 本期《财资一家·有声杂志》分享的“企业供应链平台与交易金融服务新模式”就到这里,感谢西湖财资金融研究院和《财资中国·财富风尚》杂志的支持。更多内容大家可以从杂志当中查阅。 如果您有想听到的内容,或者对我们的栏目有建议或意见,欢迎留言评论与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