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E02 德勤合伙人谈企业数字化

S7E02 德勤合伙人谈企业数字化

2018-09-03    07'56''

主播: 财资一家

122 1

介绍:
《财资一家•有声杂志》, 一起听见财务变革和金融创新的真知灼见。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几乎一个世纪前,小说家们就在笔下对人工智能展开了无尽的想象,而近几年人工智能才真正走入大众视野,比如AlphaGo与李世石的围棋对战引起广泛关注。谈到为何近两年人工智能获得爆发式发展,朱灏认为主要在于技术的商业化成熟和人力成本增加两个方面。 技术的商业化成熟 计算机领域有个很重要的推测叫做摩尔定律,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数目,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代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成本降低的速度越来越快。朱灏进一步说道:“人工智能的讨论、机器学习的经典算法,很久以前就存在,但由于硬件没有达到所需的运算率和运算量,人工智能发展缓慢。而且非结构化信息的识别需要更好的硬件、算法和更精确、更高效运算的CPU和GPU。最近几年,硬件不断升级,算法更加精进,语音识别、文字识别等技术日臻成熟;这一切,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时机。” 人力成本提升 人工智能及智能自动化近几年发展迅速的另一个原因是人力成本的提升。比如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开始是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主要因为欧美的人力成本昂贵,这些地区对智能技术的投入能够快速得到回报,所以企业较有可能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围内采用智能技术替代人力。朱灏解释说:“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对流程的多样性是敏感的——不同流程会设定不同的方式,并根据不同的情景判定采取不同的工作路径,而其对重复的工作量是不敏感的,将流程规则设定以后,机器人就可以不间断地开展工作,没有情绪,不需要休息,所以在重复性工作量巨大的流程上,它能够产生非常大的成本效益。” 企业数字化变革 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面临数字化变革,涵盖从产品到业务的方方面面。我们每天高频使用移动应用,产生海量数据,包括企业内外部的数据和客户、市场的大量数据。结合德勤多年工作经验,朱灏介绍说:“如何在庞大的混杂数据中高效地筛选出有效数据,并且将其利用起来,更好地去拓展业务和产品,更有效地规划内部流程,制订企业战略决策,这一直是企业所关心的话题。” 数字化的德勤 德勤始终致力于数字化转型,对内称作“Digital Deloitte”,直译为“数字化的德勤”,泛指德勤内部的数字化转型。德勤对内部流程(包括财务处理报销、对账、客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均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如此一来,德勤员工在连接内部网络的移动端上即可查询客户及相关的报表信息并完成德勤内部的各种工作流程,同时员工的报销审批也可在移动设备上快速完成。在德勤内部推行数字化管理,也有利于德勤更好地为企业客户服务,德勤集成各种数字化技术助力客户完成数字化变革,称作德勤数字化服务“Deloitte Digital”。 德勤数字化服务 为助力企业解决日益复杂的商业难题、适应不断变化的创新需求,德勤推出了一系列数字化业务,如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大数据分析服务和商业智能的移动应用等就是数字化技术在企业场景的解决方案。在德勤中国首席数字官赵文华的带领下,德勤成立了德勤数据研究院,作为德勤数字化团队的核心智囊。德勤数据研究院的数据科学家搭建的算法模型,可以实现大数据分析在企业中一些实际场景的应用并指导企业进行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是业务及流程自动化、移动化和智能化,旨在提供一个端到端、全流程的智能系统,从信息的输入到处理,再到判断决策,都能够在系统里完成。也就是说,不仅是几个软件或者几个应用的叠加,而是一个“输入—处理—判断—输出”的智能闭环体系。 数字化提升企业效率 和传统方式相比,即使机器人以人类同样的方式去收集整理数据,并只使用部分产能,也能为企业节约大量人力成本。以报税为例,企业每月须报税一次,每家企业需要至少付出一个工作人员的成本。若是采取报税云平台的形式,交给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或采用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的共享中心去做,每家企业可节约一个人力的成本,数百家甚至上千家集合起来可以解放上千人力,便产生了一个很大量级的聚合效应。总的来说,共享平台的效益来自于集中化、标准化产生的集约化效能,而在共享平台上利用数字化技术处理流程,可以进一步飞跃式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数字化财务Digital Finance 数字化的财务,不只是财务机器人,而是结合各种数字化的信息技术产品,对财务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分析、决策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本期《财资中国》专访德勤中国科技咨询合伙人朱灏的第一部分就是这些,围绕RPA在财务领域的应用,我们会持续关注。感谢德勤中国和《财资中国•财富风尚》杂志的支持。更多内容大家可以从杂志当中查阅。 如果您有想听到的内容,或者对我们的栏目有建议或意见,欢迎留言评论与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