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E03 未来风险管理必备举措①

S3E03 未来风险管理必备举措①

2018-11-05    08'20''

主播: 财资一家

155 0

介绍:
欲在当前变幻不定的环境中有效管理风险,金融机构需要培养新的能力,并重新思考风险管理的运作方式。鉴于每个金融机构拥有不同的业务策略、目标市场、组织架构及成熟度,因此各个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金融机构在思考如何在当今环境下有效提高风险管理能力这一问题时,若考虑下列未来风险管理六大必备举措,必会受益良多。这六大举措分别是:加强对战略风险的关注,制定正式的行为文化计划,重新思考三道防线模式并协调风险防御工作,强化风险管理能力素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战略性地管理资本和流动性。 出于篇幅的考虑,我们将这部分内容分成了3讲,每一讲解读两个举措。先来看加强对战略风险的关注和重新思考三道防线模式并协调风险防御工作。 加强对战略风险的关注 第一大举措是加强对战略风险的关注,金融机构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变化的动因也比以前更加难以确定。在变幻不定的时代,各种动因会相互影响,金融机构应评估并理解所受的影响,并建立潜在结果模型。尽管战略风险不易于测量,但理解战略不确定性的潜在影响却十分有必要。这是因为在前景不定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能够了解战略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会有助它们脱颖而出。 金融机构正从多个方面进入重大风险时期。 • 首先,地缘政治风险由于下列因素显著上升:英国公投决定脱离欧盟;欧盟国家中的民粹党派将掌权并试图退出欧盟;特朗普政府是否会重新协商贸易协定与其他联盟关系。 • 其次,考虑到近期欧洲和美国的发展,法规的发展方向更具不确定性。欧洲的一些监管者和金融机构批评巴塞尔委员会设定监管资本下限并实施所谓的巴塞尔协议IV更新版的计划。金融危机过后,各国监管者加紧保护本国利益,越来越多存在分歧的法规导致监管碎片化,增加了全球性金融机构的运营复杂性及成本。 • 最后,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凭借科技能力与传统的金融机构竞争,威胁要颠覆一些行业领域,如借贷、支付产品、财富管理、财产及意外保险等。此外,银行机构与非银行机构间也在加剧竞争,例如在非银行机构“拥有”客户关系的领域,非银行机构可以利用此种关系为客户提供完整的金融体验。 与此同时,目前低增长、低利率的经济环境也正在对传统的利润来源施加压力。金融机构正加紧搜索新的收入源,促进增长,比如迅速开发客户中心型服务策略,包括利用新技术提供更加定制化且全面的客户体验。对金融机构而言,尽管不进行创新会处于竞争劣势,但追求创新,却不将业务策略与完善的风险管理能力相结合,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大的战略风险。 监管者不仅期望金融机构拥有整体性的战略思维与风险意识,还希望其制定正式流程以评估业务模式战略风险,此类风险源于技术、外部环境中的其他变化及战略选择。 有效管理战略风险要求金融机构更好地整合负责战略的利益相关者与风险管理;设立允许独立监管与策略质询的流程;运用前瞻性的风险管理办法培训风险领导人;以及实施方法体系以理解外部环境变化与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关键业务属性。 金融机构需要进行灵活规划,包括分析假设情景,即考虑战略风险事件对收益及资本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及时按照假设情景结果进行回应,需要足够灵活的风险基础架构能力。金融结构也应考虑确立特定战略风险(如地缘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与金融科技风险)的“负责人”,负责追踪并管理此类风险。 重新思考三道防线模式并协调风险防御工作 第二大举措是重新思考三道防线模式并协调风险防御工作。 测试、监控和监测相关的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监管模式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也将随之提高。真正能够利用新一代技术和分析的金融机构不仅能够自动开展现有活动,还能够建立一个以数据和分析为中心的新型的、更加优化的架构,并在架构内开展控制和监控,而非传统的前台到后台的流程措施。可以预见,未来的三道防线模式将与现在截然不同。 大多数金融机构采用三道防线模式:各业务部门承担并管理本单位风险;风险管理部部门开展独立监督和质询;内部审计部门审查风险控制架构的有效性。虽然这个三道防线模式从概念上讲比较完善,但许多机构仍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实际挑战,导致各部门的风险防御范围存在差异,同时也会导致职能重叠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各业务部门可能无法完全承担并管理本部门所有风险。虽然这样做有利于提高风险管理效率且符合监管预期,但业务部门可能受多种原因影响而无法实现这种理想状态。原因包括:各业务部门需实现其业务目标,或者难以招聘到足够数量的兼具风险管理技能和业务技能的专业人员。各机构需向业务部门管理人员明确传达其风险管理职责,并思考如何在规划和绩效考核过程中考虑这些预期。 此外,许多机构都因职能重叠而导致架构过于复杂且效率低下,并出现职责不明确的问题。例如,一些机构实际上已将防线1划分为业务部门风险管理活动,也就是所谓的“防线1A”和测试活动,被称为“防线1B”,但同样也将风险管理活动划分为防线2A和防线2B。此类结构最终产生所谓的“五道防线”。有些机构也会采取其他架构形式。总的来说,采用三道防线并没有统一的模式。 虽然大部分金融机构都需要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能,但各金融机构因自身具体需求存在差异,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部分机构将第二道防线的员工分配至第一道防线,以增强第一道防线承担风险的能力;而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机构重新思考第一道防线风险专业人员的职能,并考虑是否应当加强第二道防线。 业内普遍存在风险防御受挫的情况,风险与合规投入并不能够产生理想效果。部分机构投入风险防御的资源越来越多,而效果却越来越不明显。 虽然各机构可能采用不同的风险管理架构,但他们当前的要务是一致的,即重新评估三道防线各自的职能,以降低不必要的繁复性,并缩减成本,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本期《财资零距离》的内容就是这些,感谢德勤的支持,更多内容可以查阅《财资中国·财富风尚》杂志。 如果您有想听到的内容,或者对我们的栏目有建议或意见,欢迎留言评论与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