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E03 中信银行:科技兴行,构建数字化的生态金融

S4E03 中信银行:科技兴行,构建数字化的生态金融

2018-11-20    10'46''

主播: 财资一家

157 1

介绍:
《财资零距离》, 一起听见财务变革和金融创新的真知灼见。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金融科技冲击着银行业的思维模式,引导传统商业模式的再定位。对于中信银行而言,创新一直是一种主动的姿态。当互联网与金融机构相结合趋势愈发凸显时,中信银行总是能率先察觉局势,顺势突围,聚焦“互联网+”概念的优势业务,为构建数字化的生态金融助力。本期《财资零距离》聚焦中信银行,看它如何构建数字化的生态金融。 中信银行以“科技兴行”为引领,借力金融科技创新,在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深化渠道一体化建设和线上运营,线上金融服务能力快速增强。中信银行基于2018—2020年发展规划,修订并发布了《“十三五”信息科技规划(2018年版)》,进一步确定了科技引领全行创新发展的目标、路径和任务计划,为未来三年数字化、智能化、移动化和平台化转型升级,提供了科技解决方案。 2018年上半年,中信银行按照信息科技规划,扎实有序地推进科技引领创新战略:核心业务系统下移进展顺利,实施进度符合计划预期;“中信大脑”建设已完成核心组件开发和测试,正在开展风控、托管、零售精准营销等多个应用模型研发工作;投产信银国际(中国)IT系统,实现了统一技术平台和核心业务系统上的子公司信息系统全面托管;推出完全自主研发的海外核心系统,有力支撑了海外机构的申设;投产交易银行 2.0 二期和普惠金融一期,公司业务线上经营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投产零售客户标签,构建了全面、微观、多角度零售客户画像,为千人千面智能营销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上线基于共享理念的财务共享中心,为全行各级机构提供了统一的预算管控、费用报销、资金结算、统计分析等综合服务平台。 随着互联网化的不断深入,金融科技成为产品、服务升级和创新的核心动力,也成该行不断发展的新动力。中信银行结合时下交易银行业务热点及发展趋势,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为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提升经济生态系统的金融效能,倾力打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平台,构建数字化的生态金融。 生态金融:不止于金融的银行服务 中信银行早在2009年就已经有了生态金融的雏形,即交易银行1.0——卖方整合,在学习和借鉴同业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了全新的商业理念和商业模式并推出了中信银行多银行资金管理系统(MBS)。2015年11月,中信银行推出国内首个交易银行品牌——“交易+”,即交易银行2.0——不止于金融。以撮合交易、促进买卖的方式帮助企业实现了交易活动的延伸,满足了客户交易过程中的渠道搭建、平台升级甚至资源整 合等各种需求。2017年5月,中信银行发布了“生态金融云”服务平台,提出“生态金融”的业务理念,迈入交易银行3.0——生态金融阶段。中信银行充分运用互联网化、平台化、生态化的商业模式,使得跨界整合更容易,以满足全产业链各节点以及各生态群落里的客户一站式需求。 中信银行倡导的“生态金融”是以交易银行为基础,引入共享思维、平台思维、场景思维和数据思维,深入洞悉客户需求基础上,应用卖方整合理念和金融科技,依托线上化云服务平台,通过自建场景、嵌入场景、输出场景等不同交易场景,聚集各类金融和其他服务要素,实现无边界高效能要素聚合,形成多层次跨界融合服务能力,为生态平台客户提供不止于金融的一站式综合化交易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助力客户健康快速成长,提升经济生态系统的金融效能,使金融更加有效高效,可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中信银行作为“生态金融”理念的引领者与践行者,立足自身交易银行业务,不断创新与升维。基于对规模、流程、交易、成长力等多维度的考察,已经在多个生态群落中成功打造生态金融模式:一是大健康产业,中信银行通过嵌入联络信息构建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三方信息系统对接,通过信息分享与传递,实现供应链融资的互联网化;二是大建设产业,包括了房地产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材料企业、监理企业、物业公司等;三是快消品产业,包括百货、卖场、超市、连锁、电商平台(B2B,B2B2C)等,甚至包括了快消品的生产企业等;四是汽车产业,包括整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上游原料供应商、汽车经销商、物流、设计,甚至包括了汽车后市场,如维修、美容、改装、租赁、二手车等。 互联思维,实现平台化运营 中信银行以“聚焦战略+互联思维”的独特视角,依靠“金融+互联网+实业”的独有资源,立足企业交易行为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着眼企业整体交易链条和商业模式,提供“全流程、多维度、一站式、智能化”的综合金融服务。这为助力企业构建以效率为核心的交易产业链,以效益为核心的交易价值链,以互联为核心的交易生态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这些除了生态金融的理念和模式外,还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但降低了交易成本,更为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以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开放式架构技术的推进,互联网(Internet)、物联网(IoT)等新平台的发展,引发了产业链平台化、生态化的发展。从银行的金融服务来看,从电子化、线上化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升级。中信银行利用日益成熟的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等去开展数据融资和智能信贷,进一步提高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降低融资成本,强化风险管控能力。 此外,从生态金融平台的技术架构上来看,实现统一的身份认证、数据共享、功能整合以及分润机制的技术成为平台构建的技术关键。生态金融可以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清算和结算、系统交互与规则制定来搭建生态金融模式的基础层;利用大数据技术和高级分析技术强化治理层的风控能力、数据分享能力及治理模式;引入云计算、人工智能、API/SDK技术管理业务层的运行,降低成本;在用户层,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建立用户应用与交互界面,提高金融服务体验度与效率。 加速创建“生态金融圈” 中信银行在生态金融和金融科技领域具备先发优势,近年来持续推进跨界融合战略,加速创建具有中信特色的生态金融圈。 中信银行推出了国内首个“区块链证信系统”——国内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简称“BCLC”),这是银行业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信用证结算领域。具体来说,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征,结合国际业务系统,BCLC建立起信用证信息和贸易单据电子化传输体系,实现了国内信用证电开代替信开。BCLC将银行和买卖方连接成一个网络,使得开证、通知、交单、承兑、付款的过程更加透明可追踪,各个节点(包括买卖双方)都能看到整个信用证业务的办理流程和主要信息。这改变了银行传统信用证业务模式,缩短了信用证及单据传输的时间,报文传输时间可达秒级,大幅提高了信用证业务处理效率;同时,比传统信用证业务更透明和高效,避免错误和欺诈的发生,提高了信用证业务的安全 性以及用户体验水平,增强了银行的获客能力。同时,中信银行的业务创新从未停止:成立了金融IT产品创新实验室,联合12家股份行发起设立“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与互联网巨头百度公司合作成立的首个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百信银行也正式获批等,中信银行利用金融科技的输出正构建起“中信+同业+跨界伙伴+产业链”的“生态金融圈”。 本期《财资零距离》的内容就是这些,更多内容可以查阅《财资中国•财富风尚》杂志,如果想要获取更多银行的深度资讯,也可以关注我们的银行业观察报告。 如果您有想听到的内容,或者对我们的栏目有建议或意见,欢迎留言评论与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