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E07 网商银行:互联网化,立足平台范式的云银行

S4E07 网商银行:互联网化,立足平台范式的云银行

2018-11-20    09'49''

主播: 财资一家

154 1

介绍:
《财资零距离》, 一起听见财务变革和金融创新的真知灼见。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在互联网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越来越密切的大趋势下,作为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是金融与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相融合的初探期,在场景金融、平台金融和农村金融的探索还远远不够,还有更多的金融模式等待着去创新和尝试。本辑《财资零距离》一起关注网商银行如何立足平台范式,打造云银行。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互联网催生的连接必将打破传统社会经济中孤立的服务形态,互联网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会越来越多,各类金融要素也会形成更多的连接和组合,产生化学反应,那时金融与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相融合必将是一种全新的金融业态。 网商银行作为互联网银行,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是互联网金融的初探期,网商银行要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有机融合,不断研究和应用互联网新技术,金融发挥科技价值,科技拓展金融边界,成为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的领跑者。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表示:“普惠金融不仅是一种愿景,还是一种能力,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银行想要去具备普惠金融的能力,需要从自身的风控能力,尤其是大数据风控加上合作平台。” 平台化发展思维 网商银行利用大数据风控的技术优势,贴近电商经营解决小微经营者的融资难问题。众多的小微电商经营者很难从传统金融机构及时获得经营所需的资金。而网商银行依靠大数据技术,实现了“3—1—0”贷款流程,即全流程在线3分钟申贷,1秒钟放款,全程0人工干预。首先围绕淘宝、天猫、B2B、1688等电子商务平台,向广大电商平台卖家推出了淘宝贷款、天猫贷款、阿里贷款等产品,保证了对电商平台卖家的融资服务水平。 同时,网商银行通过与外部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去触达更多的小微企业。结合网商银行在大数据风控、互联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并结合网商银行对于电子商务的深刻理解,网商银行通过与阿里体系外的B2C、B2B电商平台开展业务合作,通过数据合作,触达平台上的小微企业与经营者。比如与外部电商平台开展的“大数贷”业务创新。客户通过外部合作机构的贷款入口进行申贷,外部合作机构将客户相关数据传输给网商银行,网商银行结合自身的数据及风控模型为客户计算授信额度,提供融资服务。目前已和多家机构实现了合作对接。此外,网商银行可以为其提供风险评估、资金、放还款、催收等信贷管理服务,赋能更多的商业机构及中小金融机构共同服务小微客户。 网商银行还研发了开放共享的融资平台,支持在账户体系、清结算、资金、营销能力、风控能力、贷后能力等多个领域的业务组件及服务开放,可以接入不同角色的参与机构,如互联网平台、银行、担保、保理、保险等机构。提供了产品、流程的配置化,可以定制授信方式、风险承担模式、分润模式、出资模式等,满足不同机构的合作要求。该平台是基于蚂蚁金融云的开放平台研发,开放平台提供丰富的基础能力,包括会员核身及认证体系、金融级别的安全信道、统一的租户隔离和授权控制体系等,不仅让外部合作更快速安全,合作伙伴接入蚂蚁开放平台后,还可以与蚂蚁金服的其他开放服务如芝麻信用开展融合创新,共同探索全新业态。 跑在“云”上的银行 网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将核心系统架构在金融云上的银行。基于“互联网+金融”的理念,通过蚂蚁金融云技术自主研发了网商银行核心系统,让网商银行拥有处理高并发金融交易、海量大数据和弹性扩容的能力,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优势,给更多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从传统商业银行经验看来,每年在IT系统的软硬件采购上要耗费上亿资金。网商银行首席信息官唐家才表示,系统上云后,网商银行可以大幅降低系统成本,而且随着业务的扩大,金融云的成本优势还会不断增大。网商银行是首家尝鲜完全自主可控的金融云系统的银行,这套系统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适应互联网运营的核心系统会开放给所有金融机构使用。 大数据能力也是重中之重。网商银行基于蚂蚁大数据平台,借鉴蚂蚁小贷多年的风控模型经验,构建“水文模型”来预测小微企业的后续经营状况,从而判断授信。以前,金融机构习惯通过财务分析和人工审核的方式放贷,如果一家企业目前的经营相对困难,即处于“低水位”,传统金融机构往往不会向其发放贷款。但蚂蚁小贷可以从其历史销售和行业景气程度的大数据分析中预测它很可能在几个月后“水位回升”,那它也很可能获得贷款。俞胜法表示,基于大数据的风控能力是网商银行的核心能力之一。未来蚂蚁小贷的业务也将和网商银行逐步融合。 为了实现数据连接,产生数据价值的乘法效应,网商银行还引入了蚂蚁金服的数据共创实验室。数据共创实验室本着“对等开放、安全为先”原则,独立部署于严格管控和审计的蚂蚁云环境,提供了数据脱敏保护、数据分区隔离、访问控制、事后销毁等机制,绝对不会暴露用户隐私,不透露明细数据。共创实验室为合作方的数据工程师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工具和分析能力,可以导入脱敏的采样数据,直接使用数据共创实验室开展模型模拟、模型优化和效果监控等工作,当认为模型成熟后,就可以将该模型部署到生产数据托管区,整个过程便捷高效,同时还享有了蚂蚁大数据平台的海量计算能力。 “快”是未来金融服务的核心 科技驱动全球金融变革,对于银行与金融科技的融合路径,网商银行拟任副行长金晓龙表示,在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小微融资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贷不到,而是等不起,而科技可以助力金融服务提速。 与传统金融不同,互联网银行依托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前文提到的“3—1—0”贷款模式,两年服务小企业超过350万家,而贷款不良率控制在1%以下。伴随新零售趋势的形成,网商银行进一步通过数据化,打通企业线上线下各环节,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信用流“五流合一”,更快更准地进行信用评估,动态授信达到分钟级。为了解决贷款资金被挪用的风险,网商银行与蚂蚁金服合作,推出“定向支付”技术,已经在农村金融中试行,农户获得贷款额度定向用于购买养殖企业指定的种牛种羊、饲料、疫苗及设备等,即做到贷款资金的专款专用,也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不久,这项技术也将在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应用,让资金真正用到实体经济中去,同时提升贷款的审批效率,降低风险。 “在金融行业的整体努力下,小微企业融资不再难,但要真正服务好小企业,核心是要快。”金晓龙表示,“网商银行特别希望通过分享技术和数据能力,和金融机构一起发挥各自优势,为小企业金融服务提速,去满足上亿小企业的金融需求。” 本期《财资零距离》的内容就是这些,更多内容可以查阅《财资中国•财富风尚》杂志,如果想要获取更多银行的深度资讯,也可以关注我们的银行业观察报告。 如果您有想听到的内容,或者对我们的栏目有建议或意见,欢迎留言评论与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