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寻文》3.16

《千山寻文》3.16

2018-03-16    22'34''

主播: 江科大飞帆畅响广播站

59 1

介绍:
王: 从故事本身来看,这是一个凄怨,而并不新鲜的爱情悲剧,但它却发射出一股催人向上的力量。在当时的美国,大量描写暴力、大胆暴露性行为以及病态爱情心理的小说、电影充斥市场,对美国人,尤其是对那些迷途磅徨的青年产生极不均衡的影响,使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极大的破坏。 张: 但西格尔的《爱情故事》却一反社会上流行的爱情色情化、商品化的风尚。整个故事发展过程,不仅有对友谊的珍爱,对生活的追求,还有对现实的思考。作品中充满着人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它象一根中流砒柱,抵挡住社会上的污泥浊水,像一面明镜向社会显示出人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它告诉人们:爱情要靠诚挚和坚贞才能获得幸福和谐,也唯有这样的爱,才能成为永恒。 王: 小说谱写了一曲纯如秋水的爱情,有如一棵清嫩的小草,触动了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拨动了埋藏最深的心弦,令人刻骨铭心。图书一经出版,立刻被千百万美国人争相传诵,连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也感动得向全国人民倾情推荐。该书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长达41周,精装本在一年内重印21次;以30种文字在全球出版,累计销量超过3000万册,被《时代周刊》评为“美国20世纪10大经典爱情”之一。改编的同名电影,荣获美国全球奖和奥斯卡大奖,亦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 张: 我们看到过战争史诗、魔幻史诗……提到“史诗”,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宏大的场面,所以在这种时候,爱情多是其中的调味剂。然而《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却为我们展现了一场跨越50年的爱情长跑,这种无私且了无遗憾的感情,相信也足够承担起“史诗”二字了。那么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本书吧。 王: 《霍乱时期的爱情》创作的直接起源,是马尔克斯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一对来到四十年前的故地,重温蜜月旅行的老人,竟被载他们出游的船夫用浆打死了,为的是抢走他们身上带的钱。他们是一对秘密情人,四十年来一直一起度假,但各自都有幸福而稳定的婚姻,而且子孙满堂气这个故事与父母年轻时候的爱情故事杂糅在一起,为作家笔下的虚构小说奠定了时间跨度与张力结构,但是,马尔克斯更为重要的创作契机源自于他个人对爱情的理解和对拉美文化的认识。 张: 当谈到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感源自何处时,马尔克斯说:“我个人认为,是因为他们不懂爱情。布恩迪亚整个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这一解释和弗洛姆的阐释惊人的相似。“人——所有时代和生活在不同文化之中的人——永远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克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实现人类的大同”人类脱离自然界、成为社会的人之后,不再能和自然界达到和谐统一,随之而来就面临着一种孤独感。为了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人类开始试图寻找爱情,渴望着爱与被爱。人们渴望与周围的人建立长期的、充满爱心的关系,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归属需要之一。 王: 《霍乱时期的爱情》由六个部分组成。背景是南美的一个地方,内战连绵,霍乱肆虐。故事发展的时间跨度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故事非直线式地描述了三位主要人物的情感世界,他们是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费尔米娜·达萨和乌尔维纳医生,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哥伦比亚社会在爱情、婚姻、老人等方面的问题,揭示了老化、死亡和衰变等方面的主题。 张: 阿里萨是电话接线员,机缘使他得以与有钱人的女儿达萨邂逅相遇,并开始了初恋。阿里萨表达爱情的方式是轰轰烈烈的,不仅情书如潮,而且小夜曲久唱不厌。达萨的父亲对女儿的这种罗曼史十分不满,不同意女儿与阿里萨接触,便带女儿长时间外出旅行。旅行结束后,由于达萨未成熟,把握不住自己的感情,对阿里萨兴趣锐减,后负气嫁给富有而且声名显赫的乌尔维纳医生。达萨结婚后,阿里萨虽企图用其他女人来填补心中的空白,但对那一段真诚的爱情始终难以忘怀;而达萨虽与乌尔维纳生下一子一女,但婚姻生活并不和谐。阿里萨坚信终将得到达萨的爱情,所以一直不娶,耐心默默地等了51年9个月零4天,直到乌尔维纳81岁死去。在为乌尔维纳守灵之夜,年已76岁的阿里萨和72岁的达萨得以重叙旧情。 王: 《霍乱时期的爱情》通过跳跃式的描写,巧妙地反映了普通生活中感情充沛的具体事件和整个地区的宏观历史,将社会现实主义与言情文学以及“肥皂剧”的要素融合起来切如,评论家认为乌尔维纳医生实为通俗浪漫小说中“理想男人”的化身。《霍乱时期的爱情》里充满机智的警句,而且别出心裁地将人的气恼和爱情等强烈情感与霍乱间歇打摆子相提并论。同时也对人的行为的动机解释做了些探讨,这一切都强化了作品的艺术性。
上一期: 校园树洞
下一期: 《我想对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