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勤培福慧,善护初发心》

《正勤培福慧,善护初发心》

2018-11-28    09'55''

主播: 烛影~

466 3

介绍:
“正勤培福慧,善护初发心”一名义工侧记   清音盈客来, 和气透茶杯; 一滴甘露茶, 轻凝万重心。   一、客至心常热   在六榕寺,每逢周末、节假日、法会,来礼佛、祈福的信众络绎不绝,若您能停下匆匆步履,心中安念,祈祷圆满,请移步到榕荫树下,品一杯结缘茶吧。   或许您与他从未谋面,在此,依着茶缘,您与他便在修行的菩提路上结下这份儿善缘。   “师兄,您当心,别烫着。”“师兄,这是“To be washed” 用过的杯子放到这。” 结缘处当值的志工师兄们面带着微笑,有条不紊地为您递上一杯香茗,您心中是否因此,逐渐有了温度?   这杯结缘茶,无论您是品、抑或是饮,入口有一丝丝的苦,却带淡淡的甘甜。这杯结缘茶,如果您识得此中滋味,便能觅来无上清凉 。   二、芳香清意腹   曦光初现,在六榕的五观堂内,六榕志工的后勤保障茶水组师兄们,早早地渐渐的忙碌了起来。志工们个个都专注于正念,烧水用的壶、装茶水用的保温桶,一处不落地清洗,力求面面俱到,便是最细微之处,也用心备至。   茶水的配方要按照合适的比例来调放,多则苦,少则淡,适中最宜入口。不多不少,方是“道”中茶。师兄们体贴入微,滚烫的茶水怕烫着您,倒出来分凉,以便让您入口不热不冷。漏斗虑茶梗,一边让您入口时,茶汤顺滑绵长。   缕缕清茶香,淡淡沁心脾。师兄们静静的专注在烧茶、调制、泡茶的细节上,全然地沉浸在当下,恍惚间,让自性心香之美溢满于茶水,让这茶水传递着他们的这份儿喜悦与清净,并把它们带入生活的每一处时光。顿觉禅茶一味。     三、杯杯净心源   修学佛法依次第,清洗杯子亦如是。深心信解常清静,您用过的“To be Washed”杯子,清洗的过程漫长而繁琐,每一只杯子,都经过志工师兄们的手精细呵护,生怕有一丝怠慢不周。   第一道工序:“To be Washed”的杯子下水用清水、餐布,认真检查清洗,然后把它们“排排坐”,“不挤不松”,放入40度的苏打水中消毒。     第二道工序:在苏打水中,十分钟过后,杯子们被拿出放入第一盆清水中,清去苏打水。     第三道工序:把杯子完全放入第二盆清水中,清洗干净,倒立漏水。       第四道工序:用毛巾擦干清洗过的杯子,然后又一次“排排坐,不挤不松”。等待送往高温消毒柜。     第五道工序:把高温消过的,烫手的杯子,松开晾凉。     第六道工序:把这些高温消毒过的杯子,又一次排排坐的呈现在您面前。     此刻,想起圣凯法师在禅茶一味中提到的“一味”,法师说“一味,在我看来,涵盖于三点:功夫一味,恭敬一味,载体一味。”而六榕的结缘茶不正是三味一体吗?   真可谓“谁知杯中茶,杯杯皆辛苦”。您轻盈一口茶水,随手拿起、放下的杯子,凝重着六榕志工师兄们的初心、对三宝的恭敬心,这经过岁月打磨,而依稀可见“六榕”字眼的杯子盛的茶水,历经岁月周转,传递过无数温暖,结下了无数善缘,不正是把佛法的清凉弘布四方吗?   清洗杯子的过程,也是打磨心性的过程;洗杯子者,即非洗杯,是名洗杯。   细微之处,彰显品质。结缘茶这一小小的善行,竟是如此的如理如法;这与六榕的千古传承、塔影榕荫、文墨诗画相应成趣。     四、人走茶不凉   “正勤培福慧,善护初发心”是六榕志工的心声、心生。生活中做任何事,面对任何境,会升起很多心念,心念出来的念头,就是我们的发心,它是一种力量,会给我们接下的造作指定一个导向、支配、牵引而付诸于行动;正念,正确的发心就会呈现好的生命的面貌。   “菩萨发意求菩提,非是无因无有缘”。如是因,如是果;善因善报、正因正报。   也许,您有这样的初发心,但,能否从头到尾,贯穿始终,做到初善、中善、后亦善?   而,在不为人注意的无观堂内,有一群志工师兄十几年如初,风雨无阻,默默无闻。他们,有着律己的执行力、足够的相续力,恒久、坚定不舍守护着他们初发心,精进如初。并引领着一批新的志工,在菩提道上,相继相续。   茶缘组的志工们忙碌穿梭于煮茶、清洗、摆放、搬运、传递之中,真实的在演说、佛法,践行“四摄法”。大家分工有序,做好自己的同时,而又互相帮助。在志工们心中的菩提花儿,静静的绽放着。而六榕带给您的这份法喜和清凉也便是您生活的模样儿。   榕荫菩提志工,用一份诚心供养三宝,有一颗以慈心服务于您,用一份谦和严格律己。他们,在六榕,时刻在等待您的下一次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