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配文:关于立夏)

🎵唠叨(配文:关于立夏)

2017-05-05    04'57''

主播: 陳&小 蛮 

109 0

介绍:
立夏节气好养生 2017年立夏时间:2017年5月5日,15:30:59,星期五,农历为2017年四月(大)初十。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之际,问候一“夏”!愿所有的朋友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草莓解毒   对于夏天来讲,因为有太多的食物和其他的植物的成长,导致有人易于中毒,所以,要多吃一些可以有自动解毒的食物来进行食疗。而草莓就有这方面的功效。草莓不仅有常用的功能,还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因此,夏天多吃草莓是好事。 莴苣通气   夏天的时候,因为天热,易存气。对于这方面的人来讲,多吃一些莴苣是最好不过的了。因为我们都知道,莴苣具有促进肠壁时运,通利消化道,治疗便秘的功效。所以,在夏天的时候,如果觉得不通气或者是不通便的时候,吃莴苣是不错的选择。 苦瓜降火   夏天气温上升,干燥,容易使人上火,尤其现代人更喜欢吃辛辣的食物,所以,夏天的时候,要避免上火,那就得从降火方面来进行食物养生。而大家都知道苦瓜会降火,尤其是越苦的苦瓜,降火的效果越好。因此,建议大家夏天想要养生就多吃些苦瓜。 豌豆清肠   夏天的时候,因为天热,选择吃的食物过多,所以会导致一些食物堆积在肠道而不能消食。这个时候,多建议吃一些清肠的食物,例如豆类,尤其是以豌豆最好。它能够有促进大肠蠕动的功能,让肠的功能变得高效率。 鸭蛋补钙   大家要知道,夏天的时候有一个说法叫补夏,那就是得吃鸭蛋。这样,不仅能让人不至于失去体力,而且也会让人更觉得精神充沛和有力。所以,对于想要得到体力的人来讲,鸭蛋是在夏天超好补钙的食物。 莲子养心   夏天的时候,因为天热,易给心脏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在夏天的时候,我们尤其要注意对于心脏的保护和保养。所以,夏天的时候,要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例如莲子。莲子在古代作品里常出现,是用来养心安神的。 立夏重“养心”  爱“心”从早睡早起午休午眠开始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老祖宗留下最重要的养生大原则。立夏以后气候变化比较显著,人们应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要相对晚睡、早起。 立夏后晚睡早起,容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更强调午睡的重要。午睡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时间不宜过长,睡醒后不要急于起来,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中午没午睡习惯的人,可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最好不要用这个时间做耗费心神的工作。 爱“心”从饮食调养做起 对人体脏腑来说,立夏时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饮食应增酸减苦,补肾助肝。保证胃肠功能正常,抵御暑热侵袭,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多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易出现上火的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为解决此时脾胃功能紊乱,饮食上宜清淡、多补水,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夏季养心,红色食物最适当。从阴阳五行来说,红为火,入心,补气补血,道出了古人在夏季用红色养心的奥秘。红枣、番茄、胡萝卜、樱桃、红豆、葡萄柚乃至红辣椒、西瓜、山楂、草莓、红薯、红苹果等都适合夏季食用。 养心多吃六种红色食物 夏季养心,红色食物最适当。从阴阳五行来说,红为火,入心,补气补血,道出了古人在夏季用红色养心的奥秘。 红枣 现代营养研究其含有的环磷酸腺,可以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能使血中含氧量迅速增强,这样供给心脏的氧气也会随之增加,加速新陈代谢!同时改善心肌营养,对于保养心脏十分有益。 番茄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a,能增强人的体力和缓解因工作生活压力造成的疲劳。尤其是番茄红素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胡萝卜 能与血液中的汞离子结合,有效降低血液中汞离子浓度,防止剧毒的汞离子随血液进入心脏,也是很有效的护心食物。 樱桃 目前被所有营养组织公认的具有超强“祛除人体毒素及不洁体液”的水果!樱桃含铁量很高,能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提高人体免疫力。 红豆 夏日多吃红豆,可缓解夏天出现的口渴烦躁等症,尤其是在正午时分,是“心火”最旺之时,容易出现心烦易怒,因此这个阶段,避免心火过亢,食用赤小豆最适宜不过了。 葡萄柚 果肉粉红柔嫩,多汁爽口,味道有些偏苦,但正符合了心脏喜欢的食物的特征。同时葡萄柚含有钾,却不含钠,称的上是维护心血管的最佳水果。 立夏养心要多吃红色食物,红色食品还包括红辣椒、西瓜、山楂、草莓、红薯、红苹果等吗,日常不妨多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