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复习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

2015-12-25    07'11''

主播: 能斯

1206 35

介绍:
汉语言文学的孩子也可以看看咯,这个都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其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了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 2,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改良应该从“八事”着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3,钱玄同和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引起广泛的社会注意。 4,1918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 5,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国民文学、社会文学、写实文学。 6,191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7,《新潮》月刊,“五四”文学革命初期重要的新文化刊物。1919年1月,由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编辑出版。《新潮》是在《新青年》的直接影响之下出版的,在五四运动前后,举起伦理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旗帜,表现了鲜明的反对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学的战斗色彩。 8,易卜生专号,《新青年》是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发源地,它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欧洲近代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其中,1918年6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易卜生专号》。该专号评介了19世纪后期革新思想的代表之一、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娜拉》(又名《玩偶之家》)、《国民之敌》等著名剧作,从此将西方近代的文学思想引进中国国门。 9,湖畔四君子: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 名词解释 学衡派: 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他们以《学衡》为阵地,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1933年,《学衡》停刊。 甲寅派: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孙伏园,叶圣陶等12人,后发展为170多人.他们将沈雁冰接编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编印了《文学旬刊》及《诗》《戏剧》月刊,出版“文学研究会丛书”200多种,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前期创造社:1921年6月在东京成立,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何畏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从创作看,创造社的流派特色显著,该社成员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新月派:1923年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原是一个文化社交团体,成员大多曾是旅英美留学生,不久,内部逐渐形成一个诗人群,由此产生新月诗派,1926年4月徐志摩在《晨报》副刊开辟《诗镌》作为他们的代表刊物,宣称“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他们思想上倾向自由主义,前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因而又称“新格律诗派”,在诗作上有建树的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孙大雨,饶孟侃. 乡土小说:乡土小说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乡土文学的出现源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其创作受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鲁彦,许杰,彭家煌,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局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较自觉可贵的民族化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代表作:彭《怂恿》,王《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地之子》。 京派:京派是30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留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的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海派:初期具有“现代质”的海派小说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过渡的描写都市,首次提出“都市男女”的主题,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是第二代海派.新感觉派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谁哈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极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着力表现二重人格,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新感觉派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代表作家有:蒋光慈、柔石、殷夫、叶紫等。"左联"也存在一些不足,思想倾向上存在"左"的错误,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方面存在比较重的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三,简答题 《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 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2、在对往事深情地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3、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又称“双关”。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如在《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6、议论抒情描写相结合,人物描写神情毕肖。 7、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风俗人情描写绚丽多姿。 问题小说的局限: 一是生活视野狭窄,题材局限于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圈; 二是“只问病根,不来药方”,即一般只提出问题,没有明确给出准确的答案; 三,具有概念化,简单化的毛病,用力开掘的作品不多,多是结合一点生活经验去写作。 《女神》在新诗发展中的贡献 《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是开一代诗风的伟大创作,在新诗的发展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具体表现在: 1,将五四新诗运动的“诗体解放”发挥到极致; 2,使得诗的抒情本质和诗的个性化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表现; 3,给新诗加上想象腾飞的翅膀,充满了艺术想象力,体现出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 四,论述题 鲁迅小说的两种模式 ①看/被看模式: 是一种生存方式的集体无意识,在鲁迅的小说中无不或隐或现地出现,如《示众》、《药》、《祝福》等,被鲁迅称为“国民劣根性”的一种生存模式。中国人不仅自己喜欢演戏给别人看,还喜欢把别人的行为作戏看,甚至喜好别人演戏,在《药》中,这种看/被看模式发展为吃/被吃模式,反映了鲁迅对“看客”的麻木、冷酷的讽刺以及对启蒙的无奈质疑。 ②归乡模式: 即离去-归来-再离去模式,主要见于《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等。以《故乡》为例,小说中的“我”因为与乡村的封建宗法礼制格格不入,而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漂泊,仍然一无是处,无所作为,于是抱着“梦”又返回了故乡,可是故乡仍然没有什么改变,还是那么荒凉,那么颓废,那么毫无生机,在希望破碎下,“我”又离开故乡,从而完成了这一归乡模式。反映了鲁迅对生存困境的体验和感受。
上一期: 『秋思』
下一期: 鲁迅:狂人日记(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