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气象”的“橱窗”(戴建业)

“盛唐气象”的“橱窗”(戴建业)

2022-09-15    10'02''

主播: 红玫🌹📻

271 0

介绍:
“盛唐气象”的“橱窗” (作者 戴建业) 在唐代诗人中,也许要数李白的人生最为彪悍,他的生命力最为旺盛,他的性格最为浪漫,他的激情最为猛烈,他的夸张最为火爆。 当然,好话不能对李白一个人说尽,要把另一些好形容词给杜甫留着。 要是英国的卡莱尔仍然活着,要是他也懂中文,他那本《英雄与英雄崇拜》中的“诗人英雄”,必定会换成——或至少要加上——李白与杜甫。 在半自传著作《瞧,这个人》中,尼采写了几篇“神文”:《我为什么如此智慧》《我为什么如此聪明》《我为什么能写出如此好书》。一看标题,你就知道作者有多“狂妄自大”,有多“恬不知耻”。其实,像尼采这种盖世天才,不是他“自大”,是他本来就“大”。 盛唐诗坛上的那群诗人,同样个个自我感觉良好。“旗亭画壁”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王之涣、王昌龄、高适三人,个个都觉得“老子天下第一”,逞才竞技还谁怕谁? 当然,自我感觉最好的是李白,他不仅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还一直觉得自己身上有“仙气”。“谪仙人”的称号,并不是对他的敷衍恭维,而是同行发自内心的惺惺相惜。 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离开这个世界,李白老人家就觉得自己不是肉胎凡身,他一直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天下没有他李白搞不定的事情。年轻时称“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与韩荆州书》),中年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老来仍然相信自己“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为宋中丞自荐表》)。 自少至老李白都以大鹏自喻,年轻时的《大鹏赋》称道大鹏“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神力,直到死前的《临路歌》还唱道:“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生要“斗转天动”,死也要“飞振八裔”,当得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他所抒写的是“雄”与“力”,他让人赞叹的也是“雄”与“力”,他的价值意义也主要在于“雄”与“力”——李白通过个体生命的激扬,深刻地表现了我们民族处在盛世的那种伟大的活力。 人的生命力越旺盛,他的欲望就越多,他的抱负就越大,他的眼界也就越高,因而他的痛苦可能越深,他的失望可能越惨,这使他的精神世界长期处于冲动—亢奋—希望—沮丧等骚动紧张的状态。生命力孱弱的人承受不了这种精神磨难,他们会很快就放弃了自己的抱负,压抑住自己的欲望,回到“知足常乐”式的苟且偷安。只有李白这样的强者,才敢与绝望进行搏杀,才不会向挫折和失败认输,更不会向坎坷的命运屈服。在现实世界,李白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精神世界,他勇于“与狼共舞”——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这才是“彪悍的人生”,这才是真正的“爷们”。 “爷们”的本质是笑饮生命的苦酒,笑对人生的成败,生命因其“彪悍”而深广,人生因为“爷们”而坦荡。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最为“爷们”者非李白莫属。李白是唐代诗坛上横刀立马的英雄,他单枪匹马地在心灵的王国中纵横驰骋。这位精力弥满、才情奔涌的天才,不乐于也不屑于“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才是他的创作方式。严羽说“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文字就是他笔下的千军万马,强烈的激情就是他驱动的滚滚洪流。李白的诗中常常带有一些宏大的意象,冲撞着另一些同样宏大的意象;一种猛烈的激情,冲击着另一种同样猛烈的激情;一种强烈的意念,排斥着另一种同样强烈的意念;他像匹脱缰的烈马从情感的一极,突然跳跃到情感的另一极。他时而被淹没在愤怒的大海,时而又被逼上绝望的悬崖,时而又登上风光旖旎的峰顶,只有生命力极其旺盛的诗人,才会在心灵深处形成这种凶猛的海啸: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蜀道难》)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极度亢奋的生命激扬,不可一世的傲兀狂放,出人意表的想象夸张,使人震撼的气势力量——李白的诗歌就是“盛唐气象”的“橱窗”。
上一期: 静夜思
下一期: 我爱这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