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我想你了(摆渡人)

喂,我想你了(摆渡人)

2017-12-08    09'38''

主播: 欧阳若菲

22 0

介绍:
01 和朋友在微信上聊天,每次看到“对方正在输入中......”,就莫名有点小激动,想着接下来他会说什么呢。结果,很长时间过去,回了俩字“好的”。 久久这么下来,对“对方正在输入”什么,就不太好奇,只等消息回过来,看一眼,然后就是表情包上线。 再后来,想和人聊天,都不知道说什么了。拿着手机,打开他的微信界面,盯着对话框发呆,那几个字敲了出来,又觉得不妥,删了。再敲,再删,反反复复,最后干脆不发消息了...... 其实,你要是真的想一个人,直接打电话。你不用因为发什么文字而苦恼,也不用在苦等一个人消息而惶惶不安。 很多人说打电话不知道说什么好,觉得很尴尬。其实有时候正好相反呐,正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文字消息和表情包大战,而忽略了最开始的真挚朴素的电话诉说,才让关系变得越来越远。 经历和过往告诉我们,有时候打电话的方式远胜于隔着屏幕道一句早晚安。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儿》里,沈佳宜和柯景腾在大学时,是手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隔着遥远的距离,每次都是在公共电话前排着队,打一个几分钟的电话。 柯景腾每晚都会给沈佳宜打一个电话,有时讲到她睡着,有时讲到他吃饭的钱都用光,可是,乐此不疲。 柯景腾在电话里和沈佳宜说,迎新晚会你不要下去跳舞。她问为什么,他说虽然自己还没追到她,不过那些追都没追她的男生,怎么可以牵她的手。虽然很歪理,沈佳宜脸上却是忍不住的笑意。 她反过来问他,那你自己还不是牵女生的手跳舞。他回答说,那是因为把对方想成是沈佳宜。 此等如此会撩人的情话,通过最简单直接的电话方式说出来,简直是一万点暴击,根本无力承受的攻势。如果是对着对话框,编辑半天,可能说一半对话就结束了。 我喜欢你,就是想把所有的情话亲口说给你听,就是不想让你去牵别人的手,还有就是,我也很想听听你最真实的第一反应。最简答,也最有力的表达。 其实不止于和喜欢的人,你的亲近的在乎的人,你不曾在意过,其实大多你都选择了简单粗暴来个电话。 有的很好的朋友,因为各自的事情在忙,很长时间没有过联系,等到放松了,想开口又不知从何说起。对着屏幕发呆,不知所措无可奈何,直到一个电话拯救了两个人的尴尬。 我和颜颜是很好的朋友,高中的时候就是同学。我记得,高考前夕我们俩闹了别扭,可以说是分道扬镳。现在想想,当时真的是幼稚了。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高考结束,我俩都没说过话。但其实我早就不想再这样下去了,自从经历过高考之后,我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开口。那时候,QQ还是非常流行,我打开颜颜的对话框,过了半天,却还是不知道说什么。 在大一暑假的时候,某天晚上却意外接到了颜颜的电话。她在那头说,可可,我想你了,你怎么都忍住不给我打电话,是不是真的打算不要我了。我在这头哇地一声就哭了,臭丫头,我也很想你啊。 然后我俩悉数当年非常幼稚的行为,发现两个人都好不到哪里去,就果断决定原谅对方,重归于好。虽然现在打电话经常会吐槽当时,但是我内心依然感恩那时颜颜打了电话过来,我们才发现原来对方一直那么那么在乎着自己。这种感觉,真好。 我现在和颜颜很少巴拉巴拉地打字交流,用她的话说,不尽兴。有时候,我懒在床上不起,她一个电话过来噼里啪啦一顿骂,赶紧给我起来吃饭!我在外面发现好吃的地方,也直接打电话喊她过来吃。 除了我俩不怎么看消息之外,更因为我觉得从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更真实,更让我有动力,有动力起床...... 从网络普及以后,再到现在微信聊天方式的普及,我们似乎已经对这样的方式习以为常,渐成习惯了。每每要通知某人,总是微信上说一声就OK,着实是方便了许多。 但一遇到紧急事情,你不得不承认,电话永远是你最先想到的。你就想立刻马上把想说的告诉对方,而不是发过消息等他回复,亦或是不知道如何开口,难以编辑。 当然,生活确实不是永远都是紧急状态,你也无需总是时刻准备着的那种状态。而我想表达的,是这两者也并不冲突,衡量一下,你自己就能做出选择。 突然你就是很想他,很想告诉他,给他发消息,等了两个小时之后,你的感觉不再那么强烈的时候,他回过来一句,怎么了? 晚上想吃大排档,想去逛街,发了消息过去迟迟没动静,一小时后你已经没啥心情,泡面都煮上了,对方回复,啊?我没看到,去哪里? 好吧,这种状况还是时有发生的,所以,我就很希望,我在想到你的那一刻,总是能第一时间告诉你,让你知道。 我不想在你的对话框前,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好说出第一句话; 我也不想在等你的消息中,耗费了那些欢喜和期待; 我很想在我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就马上打电话去告诉你。 “喂,我想你了。你呢?” 感谢收听,期待你对本期节目的评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