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了线的情(徐哥)

断了线的情(徐哥)

2018-02-18    08'10''

主播: 欧阳若菲

33 3

介绍:
《断了线的情》 作者:徐哥 这几天年,觉得太过平平淡淡。 之前,那些玩的好的朋友,渐渐离散。有的奔波在外,有的已有家室,有的没了最初的热情。现在,约一下大家,群里都冷冷清清,好似一粒细微的沙石投入深沉的湖泊,激不起千层涟漪。 不仅朋友如此,亲戚间也沉默了许多。互动的机会少之又少,宁肯在自己家里坐冷板凳,也不打开心扉倾诉,心里总憋着难以言状的苦水。 以前,听父辈讲起他们断了线的情谊,我还不以为然,纳闷人走着走着怎么会走散?如今,我已能体悟到幽幽的无奈。 天气冷,爸妈在家烤火取暖,我坐不住。一个人走走,既有见闻,也可沉思。村子里的人稀稀零零,闲逛的很少。偶尔见到无事倘游的,要么身患疾病,恹恹无力,出来吸吸新鲜空气,舒展下筋骨;要么心情不畅,若有所思,借走消愁,敞一敞郁结。而走得匆忙的,都是有事的人,或掮一把镐头去锄地,或趁着地墒重些种子,还有的骑着摩托走访亲戚…… 没有一个人,是三五成群的热热络络。 走到亲戚或邻居门口,和人家一块儿坐坐。饮杯清茶,喝杯姜汁,话话家常,绪绪旧事。 一个下午,收获颇多。能从各个方面,了解下年情。 现在的人呢,生活压力大,精神负担重。尤其是,不惑之年的人,常常惘然抑郁。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对孩子操心学习和婚姻等事儿,对老人忧虑养老和健康等问题,对家庭赚钱糊口发愁。五六十岁以上的人,主要牵挂的是子孙的生活,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最大的关切是攒钱买房买车。总之,各个年龄段有各种不同的忧,各自不同的愁。 过年,有几千年的积淀文化。人们都想过得开心。购置年货,拜亲访友,也都精心的准备。但到了年上,往往身不由己。 可能是有静下心的时间来思考过去一年的往事,和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打算。想着想着,心里的岔岔道道,如苍茫大海中的冰山,一个个漂浮水面。如果思想一时绕不过弯,便撞了上去。心里的疙瘩,也在此越聚越大,像滚雪球一样将自己吞噬,人的心情亦随之大差。因此,在欢庆的年上,总会透着些淡淡的悲伤。 悲伤是会传染的。家里的一个人,言行举止略有忧戚,如果事情杂乱无章,干系重大,全家都会蒙上一重凉凉的阴翳。自己心里不痛快,便萎缩在家,把自己关在狭小的樊笼,与外面的世界越来越远。 慢慢地,心里的隔阂产生了,经过一系列不如意之事,隔阂滋炽蔓延,最终在人际中形成一道深深的鸿沟。圈子断了,情谊散了,自己似一只孤寂的风筝,在看不清明的天空里各自的飞着。 年啊年,本应是普天同庆的佳节,却放大了无数挤压的心结,使人们心事重重。 在人们的意识里,年既是对过往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具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平时三百六十天的不经意,却在此刻浓缩成了刻意,结果大多陡增烦恼。 忧愁风起云涌,导引着一年的方向。在年复一年中,人各有各的事儿,各吹各的调,各走各的道。大家都在不同的方向上飞,距离愈来愈远,线也越崩越紧。终有一天,因情谊缔结在一起的线,便断了。 其实,何必这样呢?人生只要知足常乐,豁达开朗,不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又有什么迈不过的坎儿呢? 人生,本有十之八九的不如意事。岂能为每个不如意的事儿,劳心费神,把自己活得狭隘,过得封闭?苏东坡当年,遭谗讥,被贬谪,九死南荒,心无一恨。凭着乐观豁达,结交四方之人,留下诗书万卷,最后,天下人是他的亲人和朋友。 想一想,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在天灾人祸的年代,吃不饱,穿不暖,人们因为生计愁眉不展。但重感情,逢年过节串亲戚,走南闯北交朋友。而当今呢,风调雨顺,衣暖食足,却生活得孤家寡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要比一代强,今人做得不如古人,岂不贻笑大方,岂不令人汗颜? 年上,要热热闹闹的,放下一切包袱,回过头看看身后的情谊,跨越曾经的距离,将昨天的记忆重新拾起,在浓浓的情谊中温暖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