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系# 相遇而已

#治愈系# 相遇而已

2014-10-14    30'33''

主播: 卡尔西法

1655 80

介绍:
在知乎社区里有人提问,说: 如何从作家的角度来评价郭敬明? 有一位知乎用户的回答里,引用了曹文轩老师在《幻城》一书中做的序言里的话,说: 关于这个作者的未来,我不想在这里预测。 一个人能否成大气候,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决定的。 性格、学养、经验、机遇……成功的因素错综复杂。 因为我希望不要将他的现在与将来简单地等同起来。 我衷心地祝愿他,并望他珍惜自己的才华。 客观地评价一个人很难吧? 但,这位知乎用户的回答,尽可能客观地呈现了,经常出现在舆论风暴中心的郭敬明,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每一个选择之后会引起的蝴蝶效应。 我想起刚念中学的时候,那时,常走的街道还没有被写上一个个大大的“拆”字,在一些转角还能遇上不只是兜售教辅材料的书店。 记得一个周六下午,学校小考之后会放假,爸妈就带着我逛街。 那天天气特别好,哪里都被太阳照得金灿灿,暖融融的。 路过一个书店时,我又挪不动步子了。正巧那时《1995-2005夏至未至》正热卖着,就买了一本。 于是,我攥着爸爸的衣角,在车水流水马如龙的大街上自顾自地看起来。 顾不上擦肩而过的人潮,听不到整条街的熙攘和喧嚣。 不记得当时是看到了什么样的情节,当我含着泪水从书中醒来,抬眼看看走在前面将我护在身后的爸爸妈妈的背影时,重新感受到了夕阳的温暖,也感激着我平凡生命中能有如斯美好。 现在我不大记得《夏至未至》里的故事了,但当时它的确让我有了完全不同以往的感受。 词藻、语句、比喻、搭配...对感情的表达等等,着实给总被优秀作文选洗脑的我,以巨大的颠覆。 我始终记得,当时在大街上看完书后,重新打量世界、打量爸爸妈妈以及我自己的触动。 还有那时,时间、温度、颜色都刚刚好的夕阳。 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独一无二的一个傍晚。 这只是与一位作者、一种文字的相遇而已。 不是膜拜,不会盲从,而是一种彼此关照的线性成长,会交汇,会分离,最终决定方向的还是每一个人的选择,以及承担。 从少年时代开始看《少年文艺》、《萌芽》,直到高中。 那一本本杂志被我按照时间顺序整整齐齐地码好了,放在墙角。 虽然已经很多年没有再去翻阅,但,看到它们安安静静地在那里,心里就很踏实,甚至还会违和地冒出真像是老夫老妻过了一辈子的感觉。 我曾很认真地对待过它们,往后依然会一如既往。 因为,它们是过去时光的见证,那些不能被超越的最年少的日子。 其间的感情说复杂也简单,就像是彼此的一种守护。 对于我,读书是守护宁静的心境,听电台亦然。 学生时代的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在书房宽大的窗前,写作业、看书、听电台。 窗子外头,年复一年、四季更迭,日子过得很慢,又很快。 每当黑夜降临,在窗子的玻璃上会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脸,也是一样,自己好像没有什么不同,却每一天都又有微妙的变化。 人生啊,真悬疑,都抓不到线索去侦破它的秘密。 我有偏爱多年的主持人和节目,有着丰富阅历、在海外生活多年的主持人们播放着风格古怪的奇妙音乐,讲述曾遇见的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还有点点滴滴琐碎的日常。 电波中这种距离亲近又疏离,我只能调动所有的想象力将从未踏足的远方、从未认识的人们在心中一一描摹。 这个世界如此丰富,一首歌、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档节目能承载的,又何其微小,但它们都是对想象力的启蒙,都是一场完美心灵旅程的前奏。 愿意睁开双眼,展开双臂,敞开心灵的人们,是会遇见新的世界的! 这话说给你们听,也是说给我自己。 我的书架上,有一格撞专门留给音乐,里面有一本书名叫《相遇而已》,作者是姚谦老师。 书中有一篇文章叫《她都是认真说的》,讲述姚谦老师和演员袁泉的相识。 文章里姚谦老师写袁泉有种与世无争的安静的神秘魅力,沉静并不是她的全部,当需要表达的时候,她总会有股力量,而且是很狠的力量! 姚谦老师讲述他与袁泉合作音乐的故事,说她比想象中更没有界限,像是一个准备好了很久的大容器,可以接纳许多不同寻常的想法。 她是认真地,真真实实地过着自己的人生,给自己留下一个个作品。 我曾立志要好好练习写作,想成为一个作词人,像姚谦、林夕、黄伟文等等那样。 我也是很认真地说呢,想遇见一个神迹,能达成所愿。 虽然不知道那个时刻何时能到来,但我现在的生活与音乐、读书、写作、美妙的声音亲昵如往昔,那就依然值得耐心期待的呢! 我是卡尔西法,声音里有良辰美景,有你聆听,就是最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