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晚宴

【诗&文】晚宴

2017-01-12    08'36''

主播: 苏会兵

207 3

介绍:
晚宴 作者:路也 为你读诗:慧冰 我是黄昏里操劳的女人 挽着袖子,露出细白的臂腕 我从水里捞起嫩生生的菜 刀切在案板上,一下又一下 加重着窗外的暮色 厨房里聚集了对生活的热爱 刚刚燃起的炉火多么温暖 我像只鼹鼠,搬出屯积的食物。 我想在把西红柿和茄子下锅之前 都亲吻上一遍。 烤鸭在印花瓷盘里想着来生。 我找出了颜色焦虑的红糖 准备了一些油盐酱醋,一些葱姜蒜 客人在门厅里。他们和易拉罐一起 等候开饭。 筷子勺子磨拳擦掌 我贤良的笑容是最好的煲汤 在谦卑的屋檐下我找到了幸福 幸福就是包围着我的 热气和油烟 - 关于作者 - 路也,本名路冬梅。毕业于山东大学,现执教于济南大学文学院。已经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诗集《风生来就没有家》《心是一架风车》《我的子虚之镇乌有之乡》《地球的芳心》,散文随笔集《我的城堡》,中短篇小说集《我是你的芳邻》,长篇小说《幸福是有的》《别哭》《冰樱桃》《亲爱的茑萝》《下午五点钟》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语、日语、韩语、冰岛语。曾为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美国KHN艺术中心入驻诗人、美国克瑞顿大学访问学者。 ◆ ◆ ◆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你是否也像这首诗中女人一丝不苟地做晚宴那样,认真为自己、为家人用心做一碗腊八粥了呢? 仔仔细细把小米、饭豆、枣、栗、花生仁儿准备好,糊糊涂涂煮成一锅,看它们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断断续续闻到随着热气飘散而来的香味,再用大碗装着,大勺大勺往自己嘴里塞灌。也许这才是腊八正确的打开方式。 梁实秋曾经在他的一篇名叫《粥》的散文中写道:“等到腊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尽量加红糖,稀里呼噜的喝个尽兴。家家熬粥,家家送粥给亲友,东一碗来,西一碗去,真是多此一举。” “多此一举”却是多余又必要的。也许,生活的意义恰恰是由很多个“多此一举”构成。自家煮的也是粥,收到的也是粥。可粥与粥之间却有了别样的味道,有了人情的分量。 记得奶奶过年前一定要亲自用石磨做豆腐、用石碓打年糕。并把自己刚做好的豆腐和年糕用瓷碗装着送给左邻右舍。有人说:“市场上年糕又光洁又便宜,方便多了,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为什么要多此一举?也许只有做东西的人知道,收到东西的人知道罢。那种倾注感情和精力的味道,是无论时隔多年,都让人记忆犹新的。 是的,现代社会买物品太方便快捷了,工厂流水线下的商品看起来规整而秩序井然。百货商场用各种红红火火的颜色包装年味,不再去市场精心挑选年货,各种快递似乎帮我们摆平了一切。我们一方面埋怨年味变淡,一方面又在手机的方寸间自得其乐。也许,就是一切物件太容易获得,而获得的,只是无实际含义的空空之物。 腊八过后,年关将近,日子沥沥拉拉地过去,“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 ”之后是煮腊肉、杀年鸡、贴春联、挂年画,这些和过年相关的仪式,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便不再参与?可在我们父辈以及祖祖辈辈的时候,这才是日常生活啊。 文 / 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