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去想无关紧要的事,去想想风吧

村上春树:去想无关紧要的事,去想想风吧

2019-02-14    12'02''

主播: 欣然静静

313 2

介绍:
村上春树,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代表作品《且听风吟》《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刺杀骑士团长》等。 今晚,与你分享的是作家村上春树的一篇文章《去想想风吧》。风,时常与我们如影随形,但极少有人去思考它。也许正如作家所言:“思考风,这并非人人可为,也并非随时随地可为。”但有时候想想风,想想无关紧要的事,却是人人可以做到,甚至可以作为排解情绪的一种方式。那些无解的人生忧思,都交给风吧。 《去想想风吧》 作者:村上春树 [日本] 末尾曲|薛之谦-像风一样 读书时,有时会有一段文字萦绕脑际永不离去。好像是在十八岁时读杜鲁门·卡波特的短篇小说《关上最后一扇门》,那最后一节就紧黏在脑袋里。是这样的文章: “于是他把头紧贴在枕头上,双手捂住耳朵,这样想:去想无关紧要的事。去想想风吧。” 我非常喜欢最后这个句子。要把那种韵味正确地翻译成日语可真困难。因为杜鲁门·卡波特的美丽文章往往都是那样,其间描绘了只有在某种韵味中才得以存在的心境。 就这样,每当遇到艰辛与悲哀,我总是自然地想起这段文章。“去想无关紧要的事。去想想风吧。”于是阖上双眼,闭上心灵,只想风。吹拂过各种场所的风。温度各异、气味各异的风。我觉得的确有用。 我曾在希腊一座小岛上生活过。陡然兴起,跑到连一个旧相识也没有的岛上,租下一幢小楼住在那里。那是座此前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小岛。当然,除了我们两人(就是我和妻子)没有日本人。靠着片言只语的希腊话,好歹对付日常所用,此外就只管伏案工作。季节是秋天。工作间隙常去散步。如今回忆起来仍觉得奇怪,那时候每天光想着风了。不如说,我们名副其实仿佛就生活在风中。大多是微风,不时会变大。大多是干燥的风,不时会含有湿气,极其罕见地还会带来雨。但总之风无时不在。我们与风同时醒来,与风同行同止,与风同时沉入睡眠。 不管我们到哪儿去,风都如影随形。在海港的咖啡馆前,风匆匆忙忙将遮阳伞的周缘吹得哗哗作响。在无人的游艇码头,船桅不停发出咔嗒咔嗒的干燥响声。步入林中,风拂过绿叶四处飘飞。它将飘浮在海上的白云运往遥远的岸边,它让桌前窗边的九重葛花翩翩起舞。它浓淡不匀地运走街头小贩的吆喝,送来何处人家烤羊肉的香味。我们几乎片刻不能忘记风的存在。 迄今为止,我去过世界上许多地方,可是再也没有像生活在那座希腊小岛时那样,深深地切身感受到风的存在。我们简直像三个人相依为命一般,默默生活在那座岛上。我们两人,再加上风。这是怎么回事?也许那儿本是那样的地方。也许那儿是个风拥有灵魂的所在。因为那真是一个除了风几乎一无所有的宁静小岛。再不就是碰巧住在那里的时候,我正好进入了深刻思考风的时期。 思考风,这并非人人可为,也并非随时随地可为。人真正能思考风,仅限于人生中一小段时期。我这么觉得。 村上春树在其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中,写有一小段风的自述: 用不着为我担心,我不过是风。 ……也就是说,我们是在时间之中彷惶,从宇宙诞生直到死亡的时间里。所以我们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只是风。 尽管这部作品与风无关,但这段话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相比宇宙的复杂与浩瀚,人在其中的渺小与风又有何异?我们亦是在时间之中彷徨生存。 纵然,我们不如风活得自由、长久,但“每当遇到艰辛与悲哀”时,闭上心灵,去思考风,于人们而言,不失为缓解疼痛或疲惫的好办法。 风以其轻盈之姿掠过人们的身体,人们得以从中获取短暂的舒适或放空。大多时候,并不需要思考出什么结果,只是想想这些无关紧要的事,人的心境与思绪也会换一番状态吧。 就像村上春树的那句经典之言:“且听风吟,静待花开。” 诵者简介:用最自然、本真、流畅的声音,不过度夸张,不极尽渲染,在娓娓道来中让人或宁静、或感动、或深思、或顿悟,演绎最深情的文字,听有故事的声音。 我是欣然,我只想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耳朵,用声音陪伴亲爱的你!如你喜欢这篇文字和诵读,请点赞关注支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