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伟光: 论语-7 【清华校友国学班】 02-01-2016

萧伟光: 论语-7 【清华校友国学班】 02-01-2016

2016-02-02    49'09''

主播: 清华校友微信群

643 28

介绍:
饮河 [Audio] 饮河 经注 饮河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饮河 [Audio] 饮河 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致,犹委也。委致其身,谓不有其身也。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学求如是而已。故子夏言有能如是之人,苟非生质之美,必其务学之至。虽或以为未尝为学,我必谓之已学也。游氏曰:“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能是四者,则于人伦厚矣。学之为道,何以加此。子夏以文学名,而其言如此,则古人之所谓学者可知矣。故学而一篇,大抵皆在于务本。”吴氏曰:“子夏之言,其意善矣。然辞气之间,抑扬太过,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必若上章夫子之言,然后为无弊也。”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出自《韩非子·喻老》)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汉代以来,学者大多认为,儒家的经学最初主要是从子夏一系传授下来的,如东汉徐防说过:“《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自子夏。” (《后汉书·徐防传》)这里就认为,“六经”中的大部分是来自子夏的传授。南宋的洪迈,在其《容斋随笔》中叙述得更为具体,其云:“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虽传记杂言未可尽信,然要为与他人不同矣。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而《毛诗》之学,一云:子夏授高行子,四传而至小毛公,一云:子夏传曾申,五传而至大毛公。于《礼》则有《仪礼·丧服》一篇,马融、王肃诸儒多为之训说。于《春秋》所云‘不能赞一辞’,盖亦尝从事于斯矣。公羊高实受之于子夏。毂梁赤者,《风俗通》亦云子夏门人。于《论语》,则郑康成以为仲弓。子夏所撰定也。”洪迈之说虽未必每事皆实,但学者一般以为亦非无稽之谈。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贤贤易色 饮河 [Audio] 饮河 何晏《论语集解》:“易色,言以好色之心好贤,则善也。” 《论语疏》:“‘贤贤易色’者,上‘贤’,谓好尚之也。下‘贤’,谓有德之人。易,改也。色,女人也。女有姿色,男子悦之,故经传之文通渭女人为色。人多好色不好贤者,能改易好色之心以好贤,则善矣,故曰‘贤贤易色’也。”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王念孙《广雅疏证》:“‘易’者,如也。犹言好德如好色也。” 饮河 [Audio] 饮河 刘宝楠《论语正义》:“夫妇为人伦之始,故此叙于事父母、事君之前。”   钱穆《论语新解》:“下贤字指贤人,人之有才德者。上贤字作动词用,尊敬义。易色有两义:一作改易之易,谓见贤者则改容色而敬之也。一作难易之易,谓知尊贤人轻女色也。或说此四字专指夫妇一伦言,谓为夫者能敬妻之贤德而略其色貌也。”   杨伯峻《论语译注》:“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总结起来,有这样几种主要观点:其一:用好色之心来爱好贤人;其二:改变好色之心,而去爱好贤人;其三:因尊重贤人之故,改变轻慢之面色,正容以对;其四:丈夫对待妻子,应视品德重于容貌。 饮河 [Audio] 饮河 先看第一种解释:用好色之心来爱好贤人。持此说者主要是何晏与王念孙。在此处,应将“贤贤易色”的“易”解为何意是很值得商榷的。假设真如王念孙所言,“易”是如的意思,那“色”又是否可以解释为“好色”呢?《说文解字》有言:“色,颜气也。”段玉裁又进而解释说:“颜者,两眉之间也。心达于气,气达于眉间,谓之色。”《黄帝内经・素问》有:“其色必寿。”《战国策・赵策》有:“太后之色稍解。”《史记・魏公子列传》有“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在以上所引文献中,都将“色”视作面色、脸色。遍查先秦文献,也并未发现将“色”解作“好色”之例。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再看《论语》中所有“色”字用例,《学而》有“巧言令色,鲜矣仁。”;《为政》有:“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公冶长》有:“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泰伯》有:“正颜色,斯近信矣。”;《乡党》有:“君召使摈,色勃如也。”;“逞颜色,怡怡如也。”;“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色斯举矣,翔而後集。”;“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颜渊》:“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季氏》:“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此十九处,“色”皆指容色、面色。 饮河 [Audio] 饮河 所有例子均未见将“色”解作“好色”。在《子罕》与《卫灵公》中,孔子两次说“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乎”,以“好”为“爱好”,以“色”为“女色”,可见单言“色”不具有“好色”之意。故“用好色之心来爱好贤人”这种说法是不太妥当的。“色”在“贤贤易色”中释为“容色”较为恰切。 饮河 [Audio] 饮河 因尊重贤人之故,改变面色,正容以对 饮河 [Audio] 饮河 事父母能竭其力, 饮河 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事君能致其身。 饮河 晏子不死君难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饮河 《后汉书·独行传》曰: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子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耶?”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温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饮河 现在的一些人品质非常高尚,敬重贤者、孝顺父母、忠于职守、善待朋友,但从来没有读过书,人们也一定会夸奖说:看看,人家虽然没读过书,可所作所为,比读过书的人还强得多呢!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贡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己耳。”颜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三子所持各异,问于夫子。夫子曰:“由之所持,蛮貊之言也;赐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亲属之言也。”诗曰:“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饮河 [Audio] 老布 [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饮河 谁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http://cul.qq.com/a/20150205/052190.htm 饮河 翻遍儒家典籍与历代儒者文集,都找不到有哪个儒者鼓吹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有一个朋友,曾在微博上悬赏:谁要能从儒家“十三经”(即《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找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他奖赏2000元。我当时追加了2000元,并将条件放宽:只要从任何儒学典籍与历代儒家言论中找出宣扬“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意思的话,都可以来领赏。可是两年过去了,至今这4000大洋赏金仍未能发出去。 我相信对先秦儒学有所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在孔子老人家的观念中,儒家并不赞同臣对君的绝对效忠与服从,而是强调君臣各有义务,得相互尊重,君臣关系才可以维持下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若不尊重臣,则臣大可不必效忠于君。所谓“君君,臣臣”、“君不君,则臣不臣”说的就是这意思。孔子又认为,“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君主虽然尊贵,却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