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期:玉门之外,黄沙之下:出土文物文献讲述的丝绸之路历史

第七十期:玉门之外,黄沙之下:出土文物文献讲述的丝绸之路历史

2015-10-22    160'45''

主播: 纽约文化沙龙FM

1416 140

介绍:
朋友们,<br><br>一条商道,所带来的意义不仅是物质上的交换。丝绸之路,这条贯通欧亚的通道,所起到的东西方交融的意义,远远超出其名字所涵盖的范围。那么,在这条古老的商路上,究竟有那些物品与文化得到交融?它见证了多少文明的兴衰?通过考古和文献所展示的丝绸之路,真的如历史教科书上写得那样吗?<br><br>本期沙龙,有请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的博士生傅爽,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考古数据与史料文献,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重新审视这条在人类历史上无法被低估的文明纽带。<br><br>主讲人的话:<br><br>“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数次出塞的盛唐诗人岑参写尽了古丝绸之路沿途的浩瀚苍凉。你对丝绸之路的往昔又有着怎样的了解和想象?是恺撒大帝飘飞的丝袍漫卷了惊叹与艳羡?是西域三十六国在大汉雄师与匈奴铁骑的夹缝间首鼠两端?是高昌梵唱起,敦煌飞天舞?是春闺梦里人,无定河边骨?是王昭君如泣如诉琵琶声,班都护投笔从戎报国情?是天马驮着葡萄入汉家,军驼负着简牍逐流霞?茕茕关城之下,曾有无数商队、僧侣、军士、流民来来回回,或有来无回;滚滚黄沙之中,曾有多种民族、语言、宗教、文明兴兴灭灭,或初兴即灭。今天,我们暂时放下官方史料的记载、回避以中华帝国为中心的解读,让考古数据讲述一个不一样的丝路历史。 <br><br>主讲人:<br>傅爽<br>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博士,耶鲁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唐代文化和敦煌文献研究。头像照片摄于新疆罗布泊楼兰古国遗址。<br><br><br>官网提供讲义、录音、视频、引用文献等参考资料下载:<a href="http://nyshalong.com/event/70">http://nyshalong.com/event/7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