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期:真实与现实 ——《差馆 II》放映及周浩访谈

第129期:真实与现实 ——《差馆 II》放映及周浩访谈

2017-12-03    57'36''

主播: 纽约文化沙龙FM

10495 490

介绍:
§ 本期概要: 如果你关注中国纪录片,你不可能没有看过以下任何一部:《大同》、《书记》、《高三》、《差馆》、《棉花》、《厚街》、《龙哥》、《急诊》、《日子》。 而你第一次看周浩导演的作品时,也许会困惑:它们为什么没有《舌尖上的中国》的清晰条理,为什么不像《海豚湾》爱憎分明?我带着问题去看,希望得到简单的答案,却为什么越看越混沌、越看越失焦? 毋庸置疑,纪录片的本质仍是一种镜头语言。但是纪录片的创作者更大胆无畏的摒弃商业利益的原始追逐和工业制作的谄媚审美,将它的镜头无限的贴近平凡和丰富的灵魂,捕捉那些挣扎或释放的生命脉动,而这些脉动连接着它背后的社会体制和郁结。因为与真实最近,纪录片拥有其他镜头语言无法企及的力量,足以跨越文化的沟壑,给予我们长久的心灵震撼和对社会问题的拷问。 § 主讲人:周浩 本次沙龙有幸邀请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导演周浩,协其作品《差馆2》来纽约与大家分享创作心得。周浩最为职业纪录片导演,曾做过10余年记者。2001年开始制作纪录片,其作品百余次在世界各地电影节入选、获奖。2014年,《棉花》获第51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2015年,《大同》获第三十一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第九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纪录片奖,蝉联第52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 周浩的纪录片被誉为“哲学家做的片子”,而他自嘲说:“纪录片就是穷人拍穷人”。他希望拍出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事物。许多人看完周浩的作品,都会疑惑,你到底想表达什么,你到底是左还是右,你到底抱着什么的政治观点。社会公义和底层关怀似乎也不足以概括周浩作品呈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周浩的回答很直接,就是混沌——抛弃原来那个聚焦清晰的世界,每一个社会群体和社会现象都是多面动态的,也许失焦后才能看清所谓的真实。 周浩在一席上的演讲:《以纪录片之名》 现场播放影片《差馆2》介绍: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1528245/ 访谈主持人:庄巧祎 ,纽约媒体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