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中医·名家讲堂]-曹东义说仲景第八十九讲-20171226

[燕赵中医·名家讲堂]-曹东义说仲景第八十九讲-20171226

2017-12-29    57'34''

主播: 燕赵中医

125 6

介绍:
主讲专家: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批师带徒指导老师,1958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市仲景村,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燕赵中医药丛书》执行主编,《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主编,《国医年鉴》副主编,《河北中医药文化》杂志副主编。主持省和国家多项课题,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41部,文字累计500余万。 “曹东义说仲景·第八十九讲”主要内容: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藏。(方未见)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芎归胶艾汤方(一方加干姜一两,胡氏治妇人胞动,无干姜) 芎穷二两 阿胶二两 甘草二两 艾叶三两 当归三两 芍药四两 干地黄 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作。 妇人怀娠,腹中休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 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泽泻半斤 芎窮半斤(一作三两) 右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 干姜一两 人参一两 半夏二两 右三昧,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九,日三服。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归母苦参九主之。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男子加滑石半两) 当归 贝母 苦参各四两 右三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一斤 茯苓三两 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当归散方 当归 黄芩 芍药 芎穷各一斤 白术半斤 右五味,杵为散,酒饮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疾苦。产后百病悉主之。 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 白术散方(见《外台》) 白术 芎穷 蜀椒三分(去汗) 牡蛎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加芎穷;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之。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服之勿置。 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大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见《玉函》)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论一首 证六条 方七首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出汗、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了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敢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方见痉中)产后腹中疼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见寒疝中)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枳实芍药散方 枳实(烧令黑,勿太过) 芍药等分 右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痈脓,以麦粥下之。 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下瘀血汤方 大黄二两 桃仁二十枚 蟅虫二十枚(熬,去足) 右三昧,末之,炼蜜和为四九,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方见痉病中) 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即桂枝汤,方见下利中) 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竹叶汤方 竹叶一把 葛根三两 防风 桔梗 桂枝 人参 甘草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 大枣十五枚 生姜五两 右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颈项强,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