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中医·名家讲堂]-曹东义说仲景第九十一讲-20180109

[燕赵中医·名家讲堂]-曹东义说仲景第九十一讲-20180109

2018-01-12    59'30''

主播: 燕赵中医

102 8

介绍:
主讲专家: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1958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市仲景村,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燕赵中医药丛书》执行主编,《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主编,《国医年鉴》副主编,《河北中医药文化》杂志副主编。主持省和国家多项课题,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41部,文字累计500余万。 “曹东义说仲景·第九十一讲”主要内容: 《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 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病引腰者,不能食饮。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宜。 当归四两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一日令尽,若大虚,加饴糖六两,汤成内之,于火上暖令饴消。若去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合八味,汤成内阿胶。若无当归,以穹穷代之;若无生姜,以干姜代之。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论一首 脉证五十四条 方十六首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厚朴汤方(《千金》作胸满,心下坚,咽中占占,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干苏叶二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 甘草三两 小麦一斤 大枣十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见肺痈)中 泻心汤方(见惊悸中)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经候不匀,冷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郁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 当归二两 芎穷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 生姜二两 牡丹皮二两(去心)甘草二两 半夏半斤 麦门冬一升(去心) 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土瓜根散方(阴頹肿亦主之) 土瓜根 芍药 桂枝 蟅虫各三两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复花汤主之。 旋复花汤方 旋复花三两 葱十四茎 新绛少许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臣亿等校请本无胶姜汤方,想是前妊娠中胶汤)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大黄甘遂汤方 大黄四两 甘遂二两 阿胶二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 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 抵当汤方 水蛙三十个(熬) 虻虫三十个(熬、去翅足)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 右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妇人经水闭不利,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矾石丸方 矾石三分(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