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 By五花鹿

“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 By五花鹿

2019-05-20    05'43''

主播: 鸥啦啦啦

174 0

介绍:
戴尔基&王圣夫-喜欢你,但害怕 -01- 在社会竞争中,优秀的确很重要。 不优秀的弊端,随处可见: 不优秀,就无法获得更高的工资; 分数低,就无法进入学霸密集的名校; 拖后腿,就只能被同事批评...... 如果我不优秀,我就会担心: 别人会不会不喜欢我; 别人会不会不被我吸引; 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没用.... 只有我优秀了,一切才会好起来了。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竞争的规则有效地激励了努力的人,维护了每个人付出与收获的公平。 而真正造成问题的是, 在社会环境的熏陶下,我们把优秀当做最重要的护身符,习惯性地用它来定义人的价值。 并把这种社会的功利审美,带回到家里去。 却不知,一旦把社会竞争的规则,放入了我们的个人生活和情感,会带来多大的代价。 很多父母们,为了让孩子们更适应社会,也为了让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父母,在别人更有面子有地位,用尽各种方式去让孩子优秀。 于是,在最能获得爱和安全感的家庭里,却用了最残忍的适者生存法则: 偏爱成绩好的孩子,给他更多的关心; 考好了全家开心,奖励孩子; 考不好,这个家庭氛围都沮丧等等...... 这会让我们从小就感到一种绝望: 我,不会无缘无故被爱。除非变得优秀。 这种经历会在日后的学校、社会中得到验证和强化。 优秀,变成了一个人行走江湖的武器和防御。 但也给人的内心落下了很大的缺口: 真实的我不配爱,只有优秀才配爱。所以要不断逼着自己优秀,才可以不那么战战兢兢。 这成了现代人内心冲突的一个重要来源。 -02- 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 圆润的部分具有和谐的美,残缺的沟壑也有力量和悲伤的美。 值得被当做一个特别的艺术品来看待和欣赏。 只有这样的审美,我们才能避免把自己和别人绑在“优秀”刻度尺上,变成一个点。 而是,可以保持对完整个体的尊重,用欣赏代替挑剔: 易抑郁的人,有敏感细腻的魅力; 理性克制的人,有逻辑的性感; 内向少话的人,有沉静和沉思的稳定感..... 并且,在这样的审美中,我们会更懂得欣赏和爱自己,自发地往更优秀、更好的方向去走。 因为,优秀不是被爱的原因,是被爱的结果。 真正的优秀动力,只有一个: 在被爱和被欣赏中,感受到自己的特别和珍贵,并发自内心地努力。 就像超治愈的高分综艺《粉雄救兵》中的一段话: 我想早起,不是因为我整晚睡不着。  而是我真心愿意。  我想好好过好每一天。 因为真实的我,配得上被爱和很好的东西: 我勇于追求和享受一切好的事物, 因为我值得; 我想让自己变得优秀,变得更好, 因为我值得; 我不会太颓废和自我放弃, 因为我舍不得让那么好的自己如此沉溺。 这些,才是一个人变优秀的真正健康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