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快感的本质:只有在深夜里,我才能成为我自己 By何似

熬夜快感的本质:只有在深夜里,我才能成为我自己 By何似

2019-05-25    06'36''

主播: 鸥啦啦啦

163 0

介绍:
Jo De La Rosa-A Little Inspiration -01- 白天的时间,需要去面对、处理各种事情,而晚上,借着“需要睡觉”的名义,可以暂且放下那些烦心事,拥有一个完整的只属于自我的时间。 这样的时间,就像是一个缓冲地带,让人可以暂时逃避明天即将到来的烦恼,所以是舍不得睡,仿佛越早睡着就越亏似的。 这大概就是很多人,为什么会习惯性熬夜的原因吧。 但是,我们就只能用熬夜,来找到专属于自己的时间了吗? -02- 记得赫胥黎说的一句话,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对于时间而言,我们每个人的每天时间都是平等的;而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有些人可能可以把一天过得似乎有48小时,而有些人过得似乎只有8小时。 归根究底,就是效率的差距。 沃伦·巴菲特说:“在我看来,能做好事情的人并不是'马力最大的'而是效率最高的。” 要提高做事的效率,不仅要明确目标,还要学会专注。比如,在工作时,尽量避免手机信息的打扰。 古人说“君子不役于物”,而手机就是“物役人”的典范。 当你本想专注做事,却手痒一会一会刷手机,或是被手机的提醒所干扰,你就会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物役人”。 这种“一心多用”,会降低你做事的质量和效率。 在完成每一个任务的过程中,避免一心多用,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那么你节省下来的时间很可能就十分可观。 这些剩余的时间,就会是比别人多的,只属于你的时间了。 -03- 我有一个同学,上个月底辞了职,辞职后并没有急着找工作,而是准备休息一段时间,说是给自己放个假。 一开始,他预计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想着要去做很多事情,比如旅游、重拾起堆满灰尘的吉他练习等。 但到这个月中旬,他还是没有到哪里去旅行,吉他依然尘封。我问他,你不是说好的要做这些事吗? 他说:“我想着先在家休息几天,不知不觉就过了这么多天了……” 日复一日地吃饭、睡觉、玩游戏,他的这半个月,过得就像是只有一天。 大多数人,似乎也常在这样的重复中生活:重复地上下班,然后回家看剧刷微博,即使深更半夜也不愿睡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工作和生活却依然在原地徘徊,然后开始焦虑和无助。 知乎上,关于“熬夜快感的本质是什么”的这个问题中,还有个答案令我印象深刻:假装抓住了时间。 有的人即便有了空闲的时间,但也没法真正对时间拥有掌控感,待时间流逝后剩下的,只有内心的虚无。 要想对时间拥有掌控感,就需要学会时间管理,学会在时间夹缝中寻找空间。 《时间管理幸福学》中说,一个人的时间管理,和他的自信、对生活的掌握和他的能力与理想,都有绝对的关系。 就像有些人即使工作繁忙,依然也能定期健身、给自己做饭。你不是没时间,而是没有利用好时间。 因此,我们管理的并不是时间,而是我们与时间的关系。 -04- 夜晚让我们卸下了白天的面具,每一个熬夜的人,或许都只是想做一个真实而能够掌控的自我。 那我们是否也尝试一下在白天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呢? 我想,只要我们了解自己,为生命做决策,每天充实度日,享受有成就感的生活。 那么,白天与黑夜就没有了差异,因为这样生活着的你,就是真实且能够掌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