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最爱酱香饼》

王宇-《最爱酱香饼》

2016-11-06    09'17''

主播: 叁玖的声音

330 9

介绍:
《最爱酱香饼》 作者:王宇 也许由于我是北方人的缘故,这些年来,无论求学还是工作,走南闯北,虽吃遍了各种米食,但我还是热爱吃面食,其中酱香饼可谓我面食中的最爱了。 酱香饼一般在街边的小摊上很容易见到,就是一个平锅煎的饼,油不大,快煎熟时撒上一点芝麻和一把葱花。它是我早餐和晚餐的最爱,尤其是饼刚出锅时,热气腾腾的,就着上面刚洒上的葱花,再抹点甜酱卷起来,饼的薄脆和葱花的香味咯吱入味,不贵又好吃,真是一个爽。吃了之后,整个人的心情就不一样,不管在哪里吃到,总觉得这就是家乡的味道。现在我常常早上吃,晚上吃,只要逮到机会午餐就着面条再来一份酱香饼也是特别棒的体验。 最近在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书中说到乡土人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的人都具有一个地方的“土”性。也许有些人不愿意承认,毕竟说一个人“土”,总感觉是在贬低他,不够现代和潮范儿。其实则不然,这里的“土”是说一个人受其生长环境影响,而根深蒂固具有的某种行为习惯和气质,文艺点说叫“乡土情结”。它是深入每个人骨子里的,刻意伪装还会别扭。 周立波曾经调侃道,上海人是喝咖啡的,北方人是吃大蒜的。刚一听到,很多北方人会暴跳如雷,我们有这么土吗,就你们上海人高雅?其实我倒觉得人家说得是对区域人群的一般性描述,本身并无他意。你想啊,谁规定喝咖啡就高雅,吃大蒜就土气了。咖啡是洋玩意,本身就是一种普通饮品,只不过人家上海作为港口城市,开放得比较早,对咖啡接触得也早。喝咖啡是上海人老早就有的生活习惯,而我们北方更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平原地带,旱地里种的就有大蒜,吃着面食就着大蒜那是我们喜欢的一种吃法。 我曾经有两个同事,一个是东北的,每次去饭馆吃饭,常常要点一碗面,捧着一碗面又总得向服务员要几头大蒜,不然面吃着那都没劲。吃着大蒜,扒拉着面,这才叫一个得劲,哪怕下午还要上班,那就再吃几口口香糖呗,也不嫌麻烦。 另一个同事是生长在南方,虽然后来读书工作都在北京,但其南方的饮食习惯多年来一直不变。有一回出差在山东某地,连着好几天吃面,不见一口米饭,这可急坏了他。由于那是个小地方,东找西找,死活找不到可以吃米饭的地方,后来苦苦寻觅终于见到一家“黄焖鸡米饭”,这可乐坏了他,赶紧打包一份,只要米饭不要鸡!当然,这两位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南方人喜欢洋酒咖啡,北方人喜欢面食大蒜,沿海人喜欢海鲜啤酒,西北人喜欢面饼羊肉,这都是水土不同带来的各自饮食习性,并无高雅低俗之分。并且,我还真觉得不管身处何地,每个地方的人在一个大生活圈逐渐融合后还能保持各自的习性本真,这也是除说方言外最能彰显其独特性的另外一面了。 想想看啊,一桌子人凑在一起吃饭,有的人扒着一碗青椒鸡蛋盖饭,有的人夹着肠粉喝着米粥,有的人切着牛排就着红酒,有的人吃着米饭拌着花蛤,而我则卷着酱香饼下着一碗油泼面,大家都相安无事,各自闷头吃自己的饭,是不是也是一道挺别致的景观,或许这就是改不掉的“土”,抹不去的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