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诵读//《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1)

香茗诵读//《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1)

2023-04-05    17'27''

主播: 播 客 香 茗

469 1

介绍:
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1) 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全面展开。1953年6月,***明确:“从中华人民***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称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 在中央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程中,1953年春,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到武汉、南京、上海等地调研私营工业情况后向中央建议,通过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逐步把私营工业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使其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肯定了李维汉的建议,认为“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提出“要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地变私人资本主义为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生产力,其理论指导是苏联“先进的生产关系必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观点。1955年,***又进一步提出,现在的任务“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瓦解”,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955年下半年农业合作化运动掀起**,社会主义改造加速发展。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全面展开,由初级到高级渐进实施。一是通过农业生产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高级社)等形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农村集体经济,二是以合作化的方式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以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位居三大改造之首,目标是把个体农民组织起来,逐步实现土地公有,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土地改革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农民缺少耕牛农具,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基本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低。中央领导经过反复讨论,达成了先开展农业合作化,然后推广农业机械化,从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共识。 1951年9月,****制定了农业互助合作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提出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大量发展劳动互助组,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有重点地发展土地入股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逐步过渡到土地公有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12月,又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两个决议的指导下进行。 互助组以共同劳动为基础,拥有少量公共财产,实行一定程度的分工;初级合作社则进了一步,农民以自家土地入股,合作社统一经营,拥有较多公共财产;高级合作社则是农民集体所有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民互助合作的基础上,把农民组织起来,克服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的弊端,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的生产能力。 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农业合作化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当时的统计资料显示,合作社80%以上都增产增收,受到绝大多数农民的欢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满足了城市对农产品和工业原料不断增长的需要,农民购买力的提高也扩大了城市工业品的销路,从而推动了城乡互利共赢。普遍建立的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还防止了两极分化,奠定了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基础。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的手工业历史悠久,时盛时衰,但始终保持手工劳作、分散经营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手工业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不仅细分门类众多,而且都为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但手工业生产条件落后,生产方式分散,抗风险能力弱,只有组织起来才有竞争力。因此,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引导个体手工业向集体化方向发展的方针。 手工业集体化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开始,到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逐步过渡到高级形式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直至手工业全行业合作化。1956年底,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数的91.7%,手工业的个体所有制基本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随着官僚资本收归国有和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构成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起步于国家扶持。私营工商业在战乱中受到很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私营企业扩大加工订货和统购包销,增加贷款,调整税负,降低税率等,帮助私营工商业恢复和扩大生产。 1953年粮棉油实行统购统销之后,私营工业所需农产品原料受到国家政策的严格限制,也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委托加工和计划订货,国家以各种合同控制了私营企业的原料供应、生产计划、销售及价格。加之工人监督制度的实施,私营工商业已深深融入社会主义经济。资本家纷纷主动要求公私合营,实行公私合营水到渠成。 所谓公私合营是在所有制层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分为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个别企业公私合营类似于今天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公私双方共同经营,分享收益,企业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部分,时称“四马分肥”。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性质发生变化,企业生产资料全部归国家所有,私方按核定资本享受固定股息,企业经营由政府主导。 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国特色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条件具备时一举宣布全部资产公有,依靠政权力量一步到位完成的,被称为“一举过渡”。与苏联相比,*****人立足中国国情,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由初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使个体农民、手工业者和私营工商业者循序渐进地改变旧的生产方式进入社会主义,保护和发展了生产力,实现了平稳过渡。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版本的特色主要有: 和平赎买。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没有采取对官僚资本那样直接没收的方式,而是首先通过委托加工、代销产品、给予贷款等方式使私营工商业与社会主义建立联系,进而进行公私合营,逐步实施所有制改造。这样做不仅减少了敌对力量,避免了生产力遭到破坏,而且调动了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性,使之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 对私营工商业的赎买并非直接由国家付出大笔赎金,而是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允许私人股东在相当一段时期继续从企业分得一部分红利和股息,成功将马克思、列宁“在一定条件下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的设想变为现实。 1956年底,经过清产核资,全国公私合营企业的私股股额为24亿元。从1956年1月1日起,国家按照年息5%的固定利率向114万户私股股东发放定息,每年定息金额为1.2亿余元。原定定息七年不变,1962年决定延长到十年,1966年9月定息才取消。 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相结合。“挂红旗五心不定,扭秧歌进退两难”,武汉资本家写的这副对联反映出建国初期工商界的心理状态。1949年4月,***在天津调研时与资本家对话。有资本家问:社会主义可不可以不搞?***说,社会主义一定要搞,不搞不行。他们接着问:怎么样搞法? ***回答说:马克思列宁的书上说,搞社会主义,就一定要打倒资产阶级,革资产阶级的命。将来中国搞社会主义,可以不革你们的命,可以经过新民主主义的发展,用和平的办法走到社会主义。将来把资本家工厂收归国有,只要本人不反动,可以请他继续当厂长。如果干得好,还可以请他管更多工厂,还可以增加薪水。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我们党没有像对地主那样采用斗争方式,而是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和改造,同对资本家的团结、教育和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党和政府按照“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将资本家聘为企业职员或安排其担任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职务,在经济上给以出路,在政治上给以地位,在思想上给以教育。据统计,10万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得到了妥善安排。资本家从最初的“五心不定”转变为“敲锣打鼓放鞭炮,递申请书要求批准公私合营”,逐步从剥削者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 将社会主义改造与国家工业化相结合。我们党提出并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按照当时的概括,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体两翼”“一化三改”:主体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两翼是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有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才能吸引、改组和代替资本主义工业,用新的技术改造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只有开展好社会主义改造,才能更好地支持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在提出社会主义改造的1953年,新中国已经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在1956年底提前实现。 我们党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据主体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从1953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1956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比51.3%,公私合营企业的总产值也比上年增加32%。 建立公有制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稳定物价、统一财政、恢复国民经济、大规模工业化的需要,有其客观必然性。但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加速进行,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化一、轻率并厂并店等问题,公有制成色越来越纯,集中控制越来越严,结果是管的过多、统的过死,脱离了生产力发展阶段。在最初的革命激情有所衰退后,经济生活中各种磨洋工、吃“大锅饭”、运转效率低等弊端开始出现,扭转了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下期解读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统筹十大关系,敬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