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酒》洞见

《人生如酒》洞见

2021-11-13    13'26''

主播: 大卫李🐰

149 0

介绍:
人生如酒 洞见 人生是什么? 有人说,人生如戏。哭也好,笑也罢,没人能逃得过这个舞台; 有人说,人生如草。不似夏花般绚烂,却也在四季轮回中,倔强生长; 有人说,人生如梦。暮然回首万事空,似幻又似真; 还有人说,人生如棋。赢,固然漂亮圆满;输,也要落子无悔。 要我说,人生,更像一杯酒。 酒中有苦烈辛辣,也有甘香鲜醇;人生有苦涩辛酸,也有愉悦甘甜。 但好在,苦涩尽处,便是回甘。 01 人生如酒,克制是一种修为。 喝酒,若不懂克制,则伤身误事;学会克制,就能小酌怡情。 人生亦是如此。 总有欲望加身、情绪失控、执念不忘的时候,此时若无法克制自己,任由欲望蔓延、情绪泛滥、执着于念,则必定被这一切所累。 正如《劝诫全书》 中所言:“欲不除,如蛾扑火,焚身乃止;贪无了,若猩嗜酒,鞭血方休。” 唯有克制,方得从容。 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家企业招聘,招聘要求只有一个:自我克制。 但前来面试的求职者们,没有一个能通过考验。 直到一个叫卡特的男孩进来,招聘者问:“能阅读吗?孩子。” “能,先生。” “那你能不停顿地把这段读完吗?”说着便给了他一张报纸。 “可以,先生。” 阅读刚一开始,门后就放出来6只可爱的小狗,之前的应聘者正是忍不住小狗的可爱,视线离开阅读材料,因此才被淘汰。 但是,卡特自始至终都没有被干扰,他一口气读完了所有内容。 招聘者很高兴,他问卡特:“你在阅读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些小狗吗?” 卡特诚实地回答:“注意到了,但您告诉我要不停顿地读完,所以我只是专注在阅读上面。” 招聘者又问:“你总是遵守你的诺言吗?” 卡特说:“的确是,我总是努力地去做,先生。” 最后,卡特被成功应聘。 肖伯纳就曾说过:“懂得自我克制的人,才是最强者。” 生活中,一个克制力强的人,必定是人生的强者和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他们因克制,而不被欲望所缚; 他们因克制,而不被情绪所扰; 他们因克制,而不被执念所误。 从而,得以更优雅的姿态趟过岁月之河,以从容的步履走过人生之路。 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品德,更是一个人最大的修为。 人生,因克制,而极致。 02 人生如酒,微醺是一种境界。 关于喝酒,曾看过这样一则趣闻。 话说,明朝洪武年间,有人向朱元璋进贡了一个“九龙杯”。 有一次,他宴请大臣,特意拿出了九龙杯和美酒,赐群臣每人一杯。 倒酒时,一些自恃功高的大臣,将酒斟的满满的,却一滴都没有喝到。 反而那些只倒半杯的大臣,却尝到了美酒。 众人疑惑之时,朱元璋开口道:“这就是九龙杯的奥妙。圣人曰:谦招益,满招损,众爱卿今日一试其公道,以为如何?” 知足者酒存,贪心者酒尽,酒忌贪杯,人忌太“满”。 只有半微,才最酣美。 这也应了《菜根谭》中的一句话:“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人生之事何尝不是如此。不必事事追求完满,一半才是恰到好处,才是长久之道。 正所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这苍茫人间,从来就没有十分圆满、毫无缺憾的人和事。 因此,学会不追求完美、不求全责备、不苛求圆满,才是获得幸福的真谛。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半。 03 人生如酒,放下是一种智慧。 喝酒,无非两种姿态:拿起碰杯、放下续杯。 可偏偏很多人拿得起,却放不下。 就像这大千世界,红尘万丈,每个人为了各自的利益东奔西忙,于是被蛊惑了初心,失去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而这一切,都源于自己内心的看不开和放不下。 正如佛经所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人生,就应该像喝酒一般,拿得起,放得下,才能够轻松自在。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从来没有体会过快乐,于是背着家财万贯,到处寻找快乐。 可任他走遍万水千山,依旧不知快乐所踪。 一天,他正坐在路边唉声叹气,走过一个樵夫,上前问他:“你怎么了?” 富翁没精打采地回答:“我虽有金银财宝,却找不到快乐的感觉。这到底是为什么?” 樵夫放下那担沉甸甸的柴,擦擦脸上的汗水,舒心地说:“其实快乐很简单。对我来说,放下就是快乐啊!” 听了这话,富翁恍然大悟:是啊!自己背负那么重的金银财宝,整天忧心忡忡,怎么会有快乐呢? 后来,他将钱财散尽,用来接济穷人。如此,他放下了压在身上的重担,也解开了心灵的包袱,终于找到了快乐。 正所谓得之坦然,失之自然。 人生就应该像手中的那杯酒,该拿时痛快举起,该放时毫不犹豫,只有这样,才有更多的精力去拥抱美好。 《生活万岁》里有段话写得很好: “活着特别好,特别有趣。可以体会苦,然后特别甜。” 细品之下,深以为然。 人生如酒,酒似人生,漫长的一生,都浓缩在了这一杯酒中。 唯有学会克制、把握尺度,懂得放下,才能在苦涩中品到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