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纪录片

《二十二》纪录片

2017-09-10    07'44''

主播: 小☺月😉半😂

191 1

介绍:
在日本侵华战争的八年间,至少20万中国妇女被迫沦为“慰安妇”。当光阴慢慢划过,时间抚平伤口,这些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的老人们,如今又身在何处,过着怎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悲喜忧乐? 二十二,是时至2014年,中国仅存的慰安妇数量。曾经日军侵华时二十万的慰安妇,如今几乎归于尘土。她们苍老,虚弱。或忘记了过去,或忍气吞声,或带着憎恨过完了一生。她说,她不能逃,逃就被打死。她说,她假装同意嫁给日本人,其实背地里偷了敌人的子弹出来,组织抗日行动,最后他死了也弄残了自己。她说,她谁也没说,丈夫没嫌弃自己,也不告诉子女,怕被曝光后,村里的人指指点点…… 纪录片全程都没有用配乐来做任何的煽情,即使片尾出字幕了,音乐也很克制,选用的一首歌曲,也是片中一位老人唱过的歌谣。全片也没有一句旁白,只有出镜人的娓娓道来或艰难诉说。 影片的主创人员没有刻意去制造戏剧性的剧情,更没有任何形式的摆拍。它只有克制而冷静的记录、倾听以及通过镜头语言传递的关怀。它让我们能够专注地关注到人数渐渐在减少的“慰安妇”幸存者,更让我们关注到那真实发生过的疼痛历史。 影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始终以一种观察者、记录者的姿态在默默地将焦点聚在一个个人身上。尽管片中有不少构图很美的空镜,甚至有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影像衔接,但你全程看下来会发现,电影所关注的,始终都是人,那些经历过疼痛过往的“慰安妇”幸存者,那些一直在贡献帮助力量的志愿者。每一位收录在镜头里的人,无论是“慰安妇”幸存者,还是志愿者,都能带给观众无尽感动。尤其是那一个个年逾八十、九十的“慰安妇”幸存者,她们哪怕不说话,只是在那里坐着,我们也会从中感受到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触动。 纪录片的过程中,不断有老人去世,有的2016,有的2017。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记录,如今还剩几人?我们是带着同情心的消费者,我们感谢导演记录了这群老人的故事,提醒我们战争曾经这样残忍。我憎恨侵华战争,可也不得不厌恶群众腐朽的风气,我们不感恩那些老人的勇敢,只是同情地说着可怜,落泪,却很少有人接受她们,让她们带着偏见,残疾死去。 给影片定名为《二十二》的时候,中国幸存的“慰安妇”还有22个。但在影片上映之后,这个数字变成了8个。数字是冰冷的,也是残酷的,因为它注定会变成0。可这段历史是存在的,这部纪录电影是有温度的,它可以让我们铭记那些该记住的人,记住那些不该忘却的事。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8月15日是二战日本投降的日子,1945 年 8 月 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的创伤如何弥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战争的残酷,是身处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无法体会的。只有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牢记先辈的牺牲与血泪,才能让战火硝烟真正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