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清照颠离漂泊的凄苦生活【临江仙 李清照】

走进李清照颠离漂泊的凄苦生活【临江仙 李清照】

2017-12-08    09'00''

主播: 每天读诗词

9319 385

介绍:
临江仙·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这首词是李清照酷爱欧阳修《蝶恋花》中“庭院深深深”而做的第二首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在这两首词中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是这首后面加的是“春迟”,意思是春天的到来迟了,晚了,可见,作者盼春来,盼的很急切,好像要尽快逃避冬天的气息,是自然的冬天,还是人生的冬天?不可知。 但是,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李清照似乎是急切需要外界的一种明媚温暖。于是,在即将逝去的惨淡冬天里,她发出“为谁憔悴损芳姿”的感叹。我形容枯槁,眼神黯淡,为了谁憔悴如纸,磨损芳华流淌的容颜?是为了相思病苦?不,只是染上冬天的银色而已。昨天晚上做了个“难得的”畅然好梦。为什么好梦很难得?虽然词中并没有很明显的表示出,但是,细想一下,如果不是一个经常失眠,做噩梦的人,怎么会强调是清梦好? 只能说明这时候的李清照经常失眠,经常夜半梦魇。追究原因,结合当时南宋的背景,是难有安眠之梦的。外面兵荒马乱,流离失所,自己又经历了与最爱之人的生离死别,而今她食不果腹,居无定所,此等种种,怎能安眠? 南宋繁华绮丽的梦,早已被外戚的铁蹄碾碎。有片刻的人世温情,闲间太平,真是很难得的。这样难得的清梦,或许归结于春天的气息吹开南面向阳的花枝上的骨朵。被春暖催开的花朵,带来芬芳舒心的香气,也可谓是这乱世中一抹明丽的色彩。人啊,在内心虚弱无助的时候,总会祈求外界的力量给予生存的活力,而花朵正是作者捉住的可以提供生存活力的外力。 下阙,“玉瘦”指自己的身材消瘦,用“玉”作比,是体现自己的纯洁,不染尘埃。“檀轻”指燃烧着的檀香细如游丝,轻飘飘的,正如李清照心中那无限的凄苦。“恨”有山河破碎的恨,有独守空闺的恨,有生不逢时的恨,有背井离乡的恨,有年华老去的恨等等。如此之多,简直“此恨绵绵无绝期”啊。听,南面传来一阵凄凉的带着沙土气的羌笛声,幽怨苍凉,直引得人的眼眶几欲滚下泪珠,心里暗骂,不要再吹,不要在引人生发出家国之思,不要在这飘零之际吹来边塞含沙带粒的悲凉之音了。“浓香吹尽有谁知”,花朵馥郁的香气即使吹遍大地,还有谁会留意知晓呢?似乎人们只会为家国大事,生存大计奔波烦恼,怎么还会有余力空暇来闻花品花呢?暖风缓缓拂面而来,今年的春年还是来晚了,只是期望,还能看到杏花的烂漫盛开的景象。不要等杏花正艳的时候,便夏天到来了。春天就这样短暂的消逝了。 此处有点不解,为什么全词唯一点出的花是杏花,而不是海棠?关于海棠,易安曾写过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早期易安的作品,很有生活趣味。可见,易安是很喜欢海棠的。但是,想来,杜牧那首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杏花,是在清明前后盛开的,而在南方,清明过后便是晚春。这大概是为什么选中杏花的原因吧。于是,便可以察觉到作者的悠悠惜春之情。惜春的写的出名的有黄庭坚的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换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把“春”拟人化,要把春留住,写的生动形象,别出心裁。而本词“别到杏花肥”,以一句幽怨的叹息含而不露的表达出惜春恋春之情。 本词,在家国情怀及自己身世背景下,表达惜春之情,算是易安对前期生活的回忆,也算是岁月静好的美好愿望。整首词,读起来生活气息浓郁,情感凄凉感人,言有尽而意无穷。晚年的李清照,又有几人能听懂她心中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