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耳听城#【古城诗话】西安:千古长安千古事

#放耳听城#【古城诗话】西安:千古长安千古事

2020-07-07    16'33''

主播: 每天读诗词

4992 28

介绍:
长安,一个积聚了千年文化的圣地,一座见证朝代更迭、历史兴衰的世界文化古城。他的高度,值得所有华夏儿女去仰望。为什么在这个年代,我们还对这座古城,坚守着长安的这个名字?是因为长安的意义太广太广,他是咸阳,是灞陵,是骊山……,是太多的历史沉积,是整个中华民族对他满怀的敬意,长安,承载的不仅仅是诗词古韵,不仅仅是那骊山、华清池、兵马俑,而是中华民族的兴衰史,中华民族的团结史,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被后人反复吟咏。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西安简称镐即源于此。汉高祖五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 周至唐,一代代君主开疆拓土,苦心经营,才有了日益繁荣的长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遥想当年,有着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的人,身着各异的服饰,或悠闲或忙碌的游走在街市上,展示着各色货品。那样的稳定、繁荣与时尚,当更甚于今天的东京、巴黎吧。 秦始皇的初建,奠定了这座城的霸气。吼出来的秦腔,飙上天的信天游,无不透着一种彪悍。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咸阳之盛,辘辘远听;大风起兮云飞扬,汉祖刘邦,定未央,晨钟暮鼓,秦川千里驱匈奴;盛唐开元,大明宫内霓裳羽衣,歌舞生平,城墙耸入云,殿宇亭阁不绝,街道繁华,灯火辉煌,彻夜不灭。韦曲莺花、曲江亭馆、广运潭之奇宝异锦、华清宫之香车宝马,至天宝而极矣。“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可谓极尽长安繁华与自信。 然,至晚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皇室宗庙被焚,更有吐蕃安史之乱趁火打劫,剽掠府库市里,焚闾舍,长安中萧然一空。广明元年十二月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到天祐元年正月朱温迁都洛阳,历时24年,长安城内战火不断,破坏接二 连三,直至彻底毁废。黄巢起义军是破坏长安城之始者,以李克用为主的藩镇兵在黄巢军退出城后,相互火并,纵火大明宫。沙苑之战后,李克用直赴长安城,再次纵火大明宫。右军指挥使李茂贞假子李继鹏,为争夺 “挟天子以令诸 侯”之权,纵火太极 宫,致使皇帝身无居所。天祐元年正月,朱温强迫长安城内的皇室民人全部迁往洛阳,拆毁宫殿、官舍与民宅。同年 三 月,佑国军韩建在唐长安城原皇城基址上建起新城,长安作为国都至 此彻底毁废。 而长安的兴衰变迁,诗词是最好的见证者。唐诗中的长安“五花马、千金裘”,极尽其繁盛。而到宋朝,长安已埋入了黄土灰烬,成为边疆无人之地,所以宋词里的长安更多代指了汴京或临安,意向也是萧索凄凉、哀婉冷清。 阳春歌 作者:李白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 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 绣户中,相经过。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好一番长安帝王之地的繁盛奢华之境,紫宫,及紫微宫,也就是未央宫。披香殿前的鲜花刚刚绽红,芳香流动,赵飞燕皇后此时正轻轻掌中起舞。 帝京篇十首 • 其一 作者: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甍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这首诗写了皇宫和长安的地理位置,以及宫殿壮阔绮丽的景象,此时长安,气势磅礴,帝王之都,万人朝圣。 【登科后】 作者:唐 •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 唐诗里的长安极尽繁华,而到了宋词里,长安就萧索凄凉了,或者宋朝的长安仅仅是一种意向了吧。 宋词里的长安 【少年游】其一 作者:宋 •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去一云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此时长安,已是旧都,黄沙掩盖,古道萧索。柳永作为西征客,到过长安,此时长安不再繁华,面对眼前的萧索,联想汉唐之盛,这位羁旅又面临分别的游子,自然凄楚惆怅。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作者:宋 •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潮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长安已是边城,声声号角哀鸣,淹没在灰烬和黄沙中的长安,随风飘摇零落,那南山的明月或许还记得当时灞桥边的如烟杨柳和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吧。放翁在月下伫立,把酒洒下这古都的土地,决心定要收复河山! 【菩萨蛮 • 书江西造口壁】 作者:宋 •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是稼轩在宋孝宗淳熙三年,任江西提点刑狱,途径造口时所作。时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黄州(今湖北黄冈)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后。稼轩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词中的长安,也不再是汉唐古都了,是汴京,西北望是指正北望。抬望眼,遥望长安,却被群山阻隔满怀沉郁忠愤之情。 千古长安千古事。骊山的明月,临潼的兵马俑,华清的温泉,未央宫的台基柱础都是个见证,冷眼看着世事变迁,见证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兴衰更迭。这座古城就是一本书,铭刻历史的兴衰更替,记录着今天的日新月异。城市永远更换着时尚的外衣,再逾千年,当今天的新闻也成遗迹,那又是怎样。 站在今天的长安古城墙上,脚下的麻石青砖,向我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我的思绪在这历史风烟中迷乱,放佛穿越千年,梦回长安。眼角湿润了,可能这就是中华儿女流淌千年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