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自在:松风山月中的平和【酬张少府 王维】

田园·自在:松风山月中的平和【酬张少府 王维】

2020-11-27    17'07''

主播: 每天读诗词

854 7

介绍:
5田园·自在 松风山月中的平和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先请你回想一下自己走过的路,是贵轻松适意还是重谋取功名? 幽居和庙堂,你更钟情于哪一项?在你走的那条路上,车马繁华的比例占多少,松风山月的比例又占多少?如果有人请教有关怎样的搭配比例才完美的问题,你会如何作答呢?王维也遇到了向他请教成功学的晚辈,他的回答就是这首田园诗《酬张少府》。 ●解带和束带的含义 《酬张少府》是王维晚年的名作。我们先看题目。“酬”的意思是酬答、回复,大约张少府先写了一首诗给王维,王维才用这首诗来回复他。张少府到底是谁,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唐代官制, 县长称为县令,县令手下有文职和武职两位副官,文职副官称为县丞, 武职副官称为县尉。这都是官方的称谓,冷冰冰的,文人之间书信往还,通常要用雅称,县令、县丞、县尉的雅称分别是明府、赞府、少府。张少府,顾名思义,就是一位姓张的县尉,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兼税务局局长。 县尉处在官制品级的底端,入职的人通常年纪轻,资历浅,而晚年的王维早已经阅尽繁华,历尽坎坷,所以王维对张少府的“酬答” 很有前辈给晚辈提点人生要领的味道。我们只要看出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诗里的含义。 面对晚辈的请教,王维首先摆明态度:我老了,唯一的爱好就是过清静日子,除此之外什么事情都不关心。对这番话的理解可深可浅。如果照字面理解的话,那么小到个人命运,大到国家兴亡,一概不关心。言下之意是对张少府说:“我这样一个人,指点不了你什么。我连自己的事都不关心,对你的事就更不关心了。” 接下来的两句诗是在解释自己这种生活态度从何而来:“我深知自己毫无能力,对朝廷、对国家没有任何用处,所以我应该退出政治舞台, 回家养生去了,不再给大家添乱了。”“空知返旧林”这一句的“旧林”并不是写实,王维当初并不是被朝廷请出来的山林里的隐士,而是 精心打点人脉,努力找的官。“旧林”是一个文化语码,来自陶渊明的名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田园居五首·其一》),是说被拘系的鸟儿怀念当初自由自在生活过的山林,当然这是在以鸟喻人。 回家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是“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我解开了衣带,让身体很放松地享受松林里的清风,我还会在明月下悠闲地弹琴。“解带”也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语码。从字面上看,“解带”就是解开衣带,如果换到今天的情境,大约相当于把衣服随便披在身上。有一个和“解带”相反的词,叫作“束带”,就是把衣带规规矩矩地系好。一个人在家里活动可以解带,但如果要出席正式场合就必须束带。陶渊明当初做彭泽县令的时候,办事员通知他说:“督邮大人要来视察工作了,您必须‘束带见之’。” 陶渊明因此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说完这句话,他就辞官去过田园生活了。从文学意象的角度来看,“解带”和“束带”代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人生追求。 “解带”的生活是田园的、洒脱的、自由自在的,有魏晋名士风范; “束带”的生活是官场的、拘谨的、循规蹈矩的,感觉马上就要低眉折腰拜见督邮了。 在讲完自己“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田园生活之后,王维终于给了张少府一个意味深长的答复:“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所谓穷通理,简单讲就是成功学。“穷”在古汉语中通常不是指没钱,而是指极限、走投无路。比如成语“穷凶极恶”,“穷” 和“极”是同一个意思,“穷凶极恶”是说极致程度的凶恶。“穷极思变”不是说没钱了,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必须思考变通的办法, 而是说走投无路了,撞了南墙了,必须另外想办法。 “穷通理”这个词是从《周易》来的,原话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极限就必然会发生转变,比如天气热到极限就会转凉,冷到极限就会转热。古汉语中一般用“贫”表示没钱,“贫”的反义词是“富”,而“穷”的反义词是“通”或者“达”。一个人怎样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取得更加长久的发展,这个意思就是主观能动性意义上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就是张少府问的那个“穷通理”。 ●王维眼中的穷通之理 按说王维很有资格给张少府讲一讲穷通之理。王维少年得志, 二十岁左右就考取了功名,很可能做了状元。后来他在官场上虽然受过挫折,但大体来说还算顺风顺水。忽然间安史之乱爆发,“渔阳鼙鼓动地来”,唐玄宗悄悄逃出长安,被蒙在鼓里的王维没能及时脱身,落在了叛军手里。王维如果能知道唐玄宗当时为了确保逃命行动的机密性,就连宫外的皇妃和皇子皇孙们也一概弃之不顾,大概心情会平和几分吧。 王维虽然很想在叛军面前保持气节,但他毕竟不是一名勇士。他已经在自己能够承受的限度里做到最好了:他吃了奇怪的药,弄哑了嗓子,弄坏了身体,表示自己实在做不了新朝廷的官,并非不识抬举。 叛军倒也没有很难为他,只是把他带到洛阳,软禁在寺庙里。就是在这段日子里,他写出了关乎个人穷通的最重要的一首诗《凝碧池》。 作为题目的“凝碧池”是洛阳的一处皇家名胜。当时安禄山在这里大摆庆功宴,让唐玄宗的御用乐队奏乐助兴。一位演奏家突然扔下乐器,向着长安的方向失声痛哭,当即被叛军乱刃分尸。王维听说了这件事,在寺里默默写下了这首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这首诗写得很平常,但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王维毕竟还是接受了伪职,在叛军的 正四品下貌似距离一品大员还隔着很多级,但是唐朝的官制很特别,一品官是荣誉性的品级,也不常设。尚书省作为中央三省之一,最高长官尚书令是正二品,但因为唐太宗即位之前做过尚书令,所以尚书令的职位后来一直空缺,由尚书令的副手——从二品的尚书仆射——实际掌权。这样就能看出王维的正四品下实在不低了。这样的升迁,简直是奇迹。王维之所以被称为王右丞,就是从这个职位来的。 从其他人的角度来看,如果想了解穷通之理,王维当然是不二之选。 但王维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他虽然躲过一劫,但从此再也没能逃过自责的折磨。与其厚颜上朝面对同僚,倒还不如退归田园,在“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情调里过一段貌似逍遥的生活。 至于“君问穷通理”,王维的答复是“渔歌入浦深”。字面上的意思是说渔船渐行渐远,打鱼的歌声渐渐听不清了,而言外之意至少可以做出三种推测。 第一种推测是:唱渔歌的人就是王维自己,他既然“万事不关心”了,当然不会理会张少府的庸俗问题,自顾自地享受田园之乐去了。 第二种推测是:穷通之理根本不值得关心, 你大可以把成功学的书通通扔掉,像我一样“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这才是人活着该有的样子。 第三种推测是:渔歌不是普通的渔歌,而是来自《楚辞·渔父》的文化语码。当初屈原在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渔父,渔父笑他太不开通,然后驾着小船自己走了, 边走边唱着一支意味深长的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歌曲的意思是说:天下有道,君子就该好好为做事;天下无道,君子就该明哲保身。你也许会追问: 如果天下有道,自己也好好做事,但就是升不了职,这该怎么办呢? 如果渔父可以回答的话,他一定会说:“好好做事是君子的义务, 升不升职随遇而安,这不是君子该操心的事。君子只该在意道义, 不该计较得失。” 王维到底想表达哪一种含义呢?那就只能由张少府和我们每一个读者自行揣摩了。王维的诗特别有羚羊挂角的神韵,不但意在言外, 含义还总是若有若无,让人捉摸不定。自唐朝以来,文官几乎都是诗人,写诗和打官腔异曲同工,都讲究不着痕迹,让人去悟,悟错了的结果当然要由悟错的人自己承担。一美一丑的两件事,竟然有着这样高的相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