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件文物中国史NO.34 铜铃的故事

365件文物中国史NO.34 铜铃的故事

2016-10-09    07'12''

主播: 耳朵里的博物馆

96 9

介绍:
365件文物中国史NO.34 铜铃的故事 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学会了制作乐器, 但那时的乐器更多被使用在宗教祭祀活动中, 而进入青铜时代后, 金属材质的乐器也出现在了古代乐器的大家庭中。 考古学家们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青铜铃, 今天,朋朋哥哥就和小朋友们说说青铜铃铛的故事吧。 我们首先来认识下这件铜铃吧, 它的外形像个梯形, 通体红褐色,土蒙蒙的感觉, 铜铃的表面大部分没有花纹, 在铜铃比较平整的顶部,有个像拱桥一样的钮, 中间的穿孔很适合穿个绳子把铜铃提起来或是挂起来。 这件铜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铃铛还是很相似的, 但是有个小细节却很不一样, 那就是在铜铃的一侧有个小翅膀, 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的人说,只是装饰的效果; 有的人说,是浇筑的过程中可能出了些小问题, 还有的人说,这个小翅膀可以让发出的声音更好听, 小朋友们你认为这个小翅膀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存在的呢? 那在此之前,先民们制作过铃铛么? 专家们在新石器晚期遗址中发现过用陶土制作的铃铛。 龙山文化的陶寺遗址中也出土了一件铜铃, 形状和现在的二里头铜铃相似, 有不少人推测, 二里头遗址中的铜铃可能是由陶寺铜铃发展演变过来的。 像前面讲到的, 铜铃的铃锤大多是用玉制成, 那夏代的玉器又是怎样的呢? 明天的节目里,再为大家讲起。 今天的互动小环节, 请小朋友们动动手, 能不能也用陶泥做个铃铛呢, 当然也可以设计个小翅膀给它, 把你做好的铃铛拍张照片发给忆空间微信公众账号吧, 朋朋哥哥等着欣赏你的作品哦! 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 明天见! 上期答案:古埃及,古埃及国王早在距今约7500年前就佩戴绿松石珠粒。 文字:朋朋哥哥&傅丫姐姐 声音:朋朋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