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电话没打来  李木生  李文

那个电话没打来 李木生 李文

2016-08-17    09'14''

主播: 李文声音

66 2

介绍:
那个电话没打来 文:李木生 诵:李文 一直在等那个电话,但是没有打来。半个月了,估计不会再打来了。 半个月前,去购物,急雨骤停,心情与空气一样清新。店名挺有意思,“停下来看看”,我常常来。停车,我的车的左前方就蹭到了左边车的右后尾。当时只是觉得微微一艮,也就过去了,并不知道就刮到了左边的车。 从容购物,“奥拜尼克”,按女儿写下的条,光是找有机的苹果就费了些时间。推着一车子东西出来,没注意到我的车子旁边有两个美国人在等我。正想打开后车厢装物品,他们——一对年轻夫妻——就走了过来与我说话,态度不像平日里美国人的友好与轻松。边说边指指他们车的右后尾,有一点擦痕,我就知道是我“肇事”了。似乎为了确认,还领着我看我的车的左前方。一看,我的车的擦痕比他们的还要明显一些。他们的车好,灵芝的,两个排气管,看样子与我的车一样,是辆新车。 既来之则安之,我十分平静,微笑点头示意。他们却面带急切地说着什么,我理解他们的心情,好好的新车,就被人刮了。但是他们说得再多,我也是一句不懂,只是微笑着在他们说话的间隙插一句“稍瑞”(不知为何,一说“稍瑞”我就想起当兵时的队列口令“稍息”,是“立正”前的一个动作)。 这对美国小夫妻,男的英俊,女的富态(只是有些富态过冒,显得雍肿)。女的一言不发,只是瞪着严峻的大眼珠子,而男的滔滔不绝有些交涉的味道。见我不懂他们的话,着急,却还是说个不止。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我就掏出手机,先拨“2”,没人接,再拨“3”还是没人接。手机是个旧手机,最简易的平板,女儿女婿怕我开车出去有事不好找他们,就将女婿的电话设置为“2”,女儿的设置为“3”。这对美国夫妻看我一个劲地打电话,一副主动解决问题的架势,也就安静下来。 女婿正在新加坡,不通有因。女儿平时带着孩子,怕聒,也好关机。电话打来打去等于没打,不通。我倒着急起来。他们见我着急,态度反而渐趋平和。 这位美国男士挺受看,长长的脸如刀刻斧凿一般棱角分明,蓝褐色的眼睛里仿佛有一层雾状的东西。他见电话打不通,便拿出自己的钱包,打开,让我看一张卡片,我知道,那就是驾照,见过女儿与女婿的。一下子明白了,他是要看我的驾照。我迅速从驾驶室拿出驾照来,当然是中国发的,他拿过去与媳妇一起看,却傻了眼。我赶紧又拿出济宁市公证处的驾照中英文对公证书来让他们看,他们两口仔细地看了好一会。我知道,他们只是感兴趣,这肯定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驾照。 男的无奈地还给我驾照与公证书,问了句“财尼台湾?”。这句我懂,回答“财尼北京”。紧接着我还是“稍瑞”,又打开电话,拨出“3”的号码来让他记下。他掏出一个小本子,认真地记下。却见他与媳妇交换了一下眼神,飘出一丝似有似无的笑容来,就上了车,倒车,放下车窗,给我说“拜拜”。他们倒先走了。其实我倒是准备好了他们的报警,心想,麻烦是麻烦,经历一下美国的交警处理事故也不孬。可他们倒先给我“拜拜”了。他们的车开出三四米了,我还大声地补了句“稍瑞,拜拜”。 回来的路上,我还自问:如果开始就知道是刮了人家的车,会不会物也不购就赶快离开?也许心情会很复杂.肯定会出现"三十六计走为上"的念头,但是留下的面还是大,因为道德的拷问与自律会使"逃逸"付出惨重的代价. 回到家,女儿就说,在美国其实这样的事情很简单,给他们一个我们保险公司的号就妥了,由保险公司赔付就行。女儿还安慰我说,“爸爸没事,他们很快就会打来电话的”。 保险公司赔了,下一年我们的保险费用就会增加。如果一直安全驾驶,明年的费用就会减少。 以后的几天里,我就告诉女儿,手机可不能关机了,别让人家说咱中国人耍赖。就一直开着机等这对夫妻的电话。谁知电话一直没有来。女儿说,看来人家不会来电话、自己处理了。 美国人真怪,那么好的新车被刮了,没有纠缠就算完了?不过这次事故真是给我敲起了警钟。女婿从新加坡回来还给我说:“爸爸,开车都是要交学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