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42. 艺术在浮梁:我们在中国的乡村参与了一次大地艺术创作

vol 42. 艺术在浮梁:我们在中国的乡村参与了一次大地艺术创作

2021-10-14    45'28''

主播: 人像图书馆

307 2

介绍:
【本期主播】 小暖、林老师 【本期嘉宾】 梁亮:「美好的书」公共艺术计划主理人、场景体验策展人 【本期梗概】 「艺术在浮梁」是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地艺术节项目,由被誉为「大地艺术节之父」的北川富朗担任顾问,春季展已于今年五月在景德镇浮梁县寒溪村举办, 26 位艺术家利用闲置民房、废弃仓库、茶山等地方,进行在地创作。将作品分布于自然村落之中,宛如一座没有屋顶的美术馆。 十月,秋季展也如约而至了。本期节目录制期间,我们正好驻地浮梁,参与秋季的作品搭建,在面朝金黄稻田的浮梁会客厅,我们邀请了「美好的书」策展人梁亮一起聊聊,关于我们眼中的浮梁寒溪村以及大地艺术节背后的故事。 【收听时间线索引】 02'20'' 初次到访浮梁寒溪村时什么打动了你? 08'15'' 寒溪村为何拥有如此强大的艺术包容性? 作为移民村的独特基因 11'25'' 将当地村民培训成艺术志愿者的趣事 13'40'' 如何看待近几年的「乡村振兴」热潮? 15'50'' 如何真正做到艺术的在地融入? 什么是在这片地上长出来的作品 16'48'' 当「美好的书」公共艺术装置来到浮梁 从城市到阿那亚戏剧节的海边,再到茶山 21'20'' 人像装置《茶田守望者》的创作理念 24'40'' 跨界艺术家们在艺术节的打开方式 花植、民谣、戏剧的加入 30'00'' 畅想「美好的书」在未来的更多可能性 32'40'' 制作与搭建背后的艰辛和喜悦 【收听工具箱】 |谈话中提到的艺术项目&机构| 大地艺术:大地艺术(Earth Art)是指上世纪60年代,产生于欧美的艺术家以大地为创作对象、把艺术与大自然有机结合所创造出的一种富有艺术整体性情景的视觉化艺术形式。 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全球最知名的大地艺术节项目,是由日本著名策展人北川富朗,在他的故乡发起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Echigo-Tsumari Art Triennale )。2000年起每隔三年,都会邀请来自全世界的数百名顶尖艺术家齐聚越后妻有,和当地的志愿者、村民一起创作艺术作品。 濑户内国际艺术祭:是以濑户内海岛屿群为舞台所举办之当代艺术国际艺术节。每三年举办一次,首次举办为2010年。 艺术在浮梁:是由「大地艺术节中国」团队瀚和文化实施,孙倩担任总策划、国际策展大师北川富朗担任顾问,为浮梁量身打造的地域型艺术项目。2021秋季展以「地方·对话」为主题,「向乡村、向城市」为脉络,于10月15日-11月15日在景德镇市浮梁县寒溪村举办。 美好的书THEBOOKAND:创意组织 UNITU 发起的公共艺术计划,把书作为传递介质,用策展思维发起一场全民参与的内容共创——征集「美好分享者」推荐一本心目中代表美好的书,以书信的形式把这份人与书的美好故事送给特别的人,汇聚起人与书的故事,连接人与人的情感,让书在心中开出一朵朵小花。 三明治:2011年成立于上海的写作学院及媒体平台,以非虚构写作的形式介入个体、代际、在地等社会领域表达,同时将非虚构故事跨界应用于独立出版、展览市集、空间营造等多元化运营。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旗下的文化品牌。 |谈到的艺术家&作品| 马岩松:建筑师,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向阳:旅美艺术家。对史子园村一所旧屋墙面进行了改造,在废弃的两间屋子里驻地创作,呈现其知名系列作品《进化中的尘埃》。 《对饮Tea for Two》:以色列艺术家 David GERSTEIN 大卫・歌诗坦,为艺术在浮梁定制的作品。 朱敬一:当代跨界艺术家,自创了南门书法,2011年创造了立体水墨画。 羊头:花植艺术家, YangFlora 花艺工作室创始人。 郭小寒:乐评人、音乐写作者、音乐播客主播。 刘东明:民谣歌手。 |提到的书籍| 《云彩收集手册》: [英] 加文·普雷特-平尼著,王燕平/张超译,译林出版社 《给聪明孩子的故事与诗》: [美]哈罗德·布鲁姆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沙沙生长》:郭小寒著,理想国丨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品方:人像图书馆 头图:人像图书馆 · 摄影装置作品《茶田守望者》,艺术在浮梁2021秋季展 音频剪辑/编辑/上传:Summer 节目言论为个人看法,不代表本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