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爱情悲剧(下)

沈从文的爱情悲剧(下)

2017-09-26    06'51''

主播: 萬清欢

454 10

介绍:
沈从文的爱情悲剧:用尽一生去爱的女人,却从不理解他 作者:顾景言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 张兆和不理解沈从文。 她从一开始,就从未真正了解沈从文,甚至后来她感动之后爱上的,与其说是沈从文这个人,倒不如说是沈从文那些情意绵绵的书信。她只是爱上了爱情。 所以,在他们婚后,面临柴米油盐的琐碎之后,种种矛盾不可避免。 沈从文天性浪漫,又极有骨气。两人结婚之时,虽然安徽张家非常有钱,但是沈从文一分钱嫁妆都没有要。 而骨气却是不能当饭吃的。沈从文实在太穷了,无法给张兆和体面的生活。 最令张兆和不满的,是沈从文“打肿脸充胖子,不是绅士而冒充绅士”,因为沈从文虽然生活拮据,却依然有些文人的雅趣,喜欢收藏一些文玩古董,而在张兆和眼中这些都是不必要的消费,她说,“能够活下去已是造化。” 07 生活上的矛盾还可以不断磨合,但是张兆和在文学上对沈从文的不理解则太令他颓丧了。 她并不喜欢沈从文写的文章,即使在别人眼中那些文章美到了极致,即使那些文章中的美人都是以她为原型。 沈从文也曾经慨叹,张兆和并不是爱他为人,而是爱他写信。她不懂沈从文,也从未尝试着真正去触碰认知沈从文的内心。 即便生活并不如意,沈从文却还是始终爱着自己的“三三”,却不想,关键时刻自己的爱人往自己的心上捅了一刀。 解放战争后期,各大高校内左翼思潮风起云涌,沈从文成了被批判的对象。 他被批判为“奴才主义者”,饱受羞辱。他很惶恐,不知道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一向温和的学生故友仿佛都换了个面孔,变成了批斗他的革命者。 在极度的困惑与恐惧之中,沈从文患上了忧郁症。然而,张兆和却选择了和沈从文分居,并未安慰和鼓励沈从文。在沈从文最需要她的时候,她却寒了他的心。 绝望之中的沈从文选择了自杀,幸亏被及时发现,抢救了过来。 建国后的历次运动之中,沈从文受尽了折磨,而张兆和却指责他不肯虚心接受社会主义的思想改造。 最爱的人却不理解自己,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了。沈从文的心境,想必就如同冬天饮雪水。 1969年,沈从文即将被下放,临行前,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哭着对二姐允和说:“这是三姐给我的第一封信……”60多岁的人,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那是他爱了一生的人啊。纵使半生悲凉,温柔的背后全是心酸,他却还是执着地爱着。 1988年,沈从文病逝,离开了他最爱的三三。 在他去世七年之后,张兆和整理他的遗稿,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 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那个被她戏称为“青蛙13号”的人,那个爱了她一生的人,已经永远离开了。 沈从文的不幸,是因为爱上了一个不理解自己的人。这才是大多数爱情的真实面貌啊。那些被辜负的深情,那些不被理解的单相思,都如同利刃,寸寸扎心。 可是有多少人舍不得放手啊,哪怕自己也知道,其实不被理解,用错了情。 背景音乐: V.A. - Mama's Crying (inst.) - instrumental 水月陵 (みずつきりょう) - Dead's 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