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第15--25章 解说、评析、诵读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第15--25章 解说、评析、诵读

2021-10-03    15'10''

主播: 雁来花开

253 4

介绍:
【原文】 11.15子曰:“由之瑟(1)奚为于丘之门(2)?”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3)也。” 【注释】 (1)瑟:音sè,一种古乐器,与古琴相似。 (2)奚为于丘之门:奚,为什么。为,弹。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 (3)升堂入室:堂是正厅,室是内室,用以形容学习程度的深浅。 【译文】 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评析】 这一段文字记载了孔子对子路的评价。他先是用责备的口气批评子路,当其它门人都不尊敬子路时,他便改口说子路已经登堂尚未入室。这是就演奏乐器而言的。孔子对学生的态度应该讲是比较客观的,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反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又树立起信心,争取更大的成绩。 【原文】 11.16子贡问:“师与商(1)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2)与?”子曰:“过犹不及。” 【注释】 (1)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 (2)愈:胜过,强些。 【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评析】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原文】 11.17季氏富于周公(1),而求也为之聚敛(2)而附益(3)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注释】 (1)季氏富于周公: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 (2)聚敛:积聚和收集钱财,即搜刮。 (3)益:增加。 【译文】 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评析】 鲁国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原文】 11.18柴(1)也愚(2),参也鲁(3),师也辟(4),由也喭(5)。 【注释】 (1)柴:高柴,字子羔,孔子学生,比孔子小30岁,公元前521年出生。 (2)愚:旧注云:愚直之愚,指愚而耿直,不是傻的意思。 (3)鲁:迟钝。 (4)辟:音pì,偏,偏激,邪。 (5)喭:音yàn,鲁莽,粗鲁,刚猛。 【译文】 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评析】 孔子认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这一段同样表达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思想,调和与折衷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中国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 【原文】 11.19子曰:“回也其庶(1)乎,屡空(2)。赐不受命,而货殖(3)焉,亿(4)则屡中。” 【注释】 (1)庶:庶几,相近。这里指颜渊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 (2)空:贫困、匮乏。 (3)货殖:做买卖。 (4)亿:同“臆”,猜测,估计。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了吧,可是他常常贫困。端本赐不听命运的安排,去做买卖,猜测行情,往往猜中了。” 【评析】 这一章,孔子对颜回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却在生活上常常贫困深感遗憾。同时,他对子贡不听命运的安排去经商致富反而感到不满,这在孔子看来,是极其不公正的。 【原文】 11.20子张问善人(1)之道,子曰:“不践迹(2),亦不入于室(3)。” 【注释】 (1)善人:指本质善良但没有经过学习的人。 (2)践迹:迹,脚印。踩着前人的脚印走。 (3)入于室:比喻学问和修养达到了精深地步。 【译文】 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孔子说:“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就不到家。 【原文】 11.21子曰:“论笃是与yǔ(1),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注释】 (1)论笃是与:论,言论。笃,诚恳。与,赞许。意思是对说话笃实诚恳的人表示赞许。 【译文】 孔子说:“听到人议论笃实诚恳就表示赞许,但还应看他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庄重的人呢?” 【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学生们不但要说话笃实诚恳,而且要言行一致。在第五篇第10章中曾有“听其言而观其行”的说法,表明孔子在观察别人的时候,不仅要看他说话时诚恳的态度,而且要看他的行动。言行一致才是真君子。 【原文】 11.22子路问:“闻斯行诸(1)?”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 (1)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2)兼人:好勇过人。 【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评析】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原文】 11.23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译文】 孔子在匡地受到当地人围困,颜渊最后才逃出来。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渊说:“夫子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原文】 11.24季子然(1)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wéi异之问,曾zēng(1)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3)矣。”曰:“然则从之(4)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注释】 (1)季子然:鲁国季氏的同族人。 (2)曾:乃。 (3)具臣:普通的臣子。 (4)之:代名词,这里指季氏。当时冉求和子路都是季氏的家臣。 【译文】 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是问别人,原来是问由和求呀。所谓大臣是能够用周公之道的要求来事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他宁肯辞职不干。由和求这两个人,只能算是充数的臣子罢了。”季子然说:“那么他们会一切都跟着季氏干吗?”孔子说:“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跟着干的。” 【评析】 孔子这里指出“以道事君”的原则,他告诫冉求和子路应当用周公之道去规劝季氏,不要犯上作乱,如果季氏不听,就辞职不干。由此可见,孔子对待君臣关系以道和礼为准绳的。这里,他既要求臣,也要求君,双方都应遵循道和礼。如果季氏干杀父杀君的事,冉求和子路就要加以反对。 【原文】 11.25子路使子羔为费bì宰。子曰:“贼(1)夫人之子(2)。”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3)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wù夫佞者。” 【注释】 (1)贼:害。 (2)夫人之子:指子羔。孔子认为他没有经过很好的学习就去从政,这会害了他自己的。 (3)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这里“社稷”指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即社稷坛。古代国都及各地都设立社稷坛,分别由国君和地方长官主祭,故社稷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译文】 子路让子羔去作费地的长官。孔子说:“这简直是害人子弟。”子路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灵都是学习,难道一定要读书才算学习吗?”孔子说:“所以我讨厌那种花言巧语狡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