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第16-30章 解说、评析、诵读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第16-30章 解说、评析、诵读

2021-11-06    17'11''

主播: 雁来花开

245 3

介绍:
【原文】 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译文】 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原文】 13·17子夏为莒父①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①莒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译文】 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评析】 “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着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孔子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 【原文】 13·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①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①直躬:坦白直率。攘:偷窃。 【译文】 叶公对孔子说:“我家乡有正直的人,父亲偷羊,儿子告发了他。”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不同:父为子隐瞒,子为父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评析】 孔子认为,人世间没有比父子亲情更深更浓的感情了。当道德或律法碰上了亲情,还是要以亲情为先。为什么呢?因为符合自己内心的、符合人之常情的才是真正的直。父亲偷了别人家的羊,作为儿子,心里肯定是不愿意把这件事张扬出去的,这是人之常情,是父子深情的体现,因为这种感情所做出的举动,就是由自己内心的真实流露,这就是直,所谓正直,不是简单的仅仅以道德、律法为标准来判断,在道德、律法中还要加入情的因素。父子相隐,就是顺应了人之常情,不违背内心真情,自然就是一种正直的做法。 相反,父亲偷了羊,儿子跑去告发他,这样的人,连最浓的亲情都可以抛弃,还有什么抛弃不了的东西呢?这样的人不是正直之人,而是无情之人,是为了名利可以抛弃一切的人,是一种虚伪的正直,孔子对这样的行为嗤之以鼻。 真性情的流露、表达就是正直,每一个有此真情的人都可以具有正直这样的美德的。 孔子这种说法,曾经成为批评者的众矢之的。认为重亲信而轻国法,简直是鼓励大家为了私情而违反法律。 实际上,孔子这一番话,并不是鼓励大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他只是表示,不赞成叶公所说的道德标准,因为那不是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能够不必隐瞒什么事情,当然最好。万一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是要考虑亲情,做出合乎人情义理的措施,而不是不近人情地直接举发。 【原文】 13·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评析】 这里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以“恭”、“敬”、“忠”三个德目为基本内涵。在家恭敬有礼,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办事严肃谨慎,就是要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显示出仁德的本色。 【原文】 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①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②,硁硁③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④,何足算也!” 【注释】 ①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②果:果断、坚决。 ③硁硁(kēnɡ):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④斗筲(shāo)之人:器量狭小的人。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 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评析】 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原文】 13·21子曰:“不得中行①而与之,必也狂狷②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①中行:行为合乎中庸。 ②狷(juàn):拘谨,有所不为。 【译文】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评析】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原文】 13·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①。’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②。”子曰:“不占③而已矣。” 【注释】 ①巫医:用卜筮为人治病的人。 ②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此二句引自《易经·恒卦·爻辞》。 ③占:占卜。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医。’这句话说得真好啊!” “人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耻辱。”孔子说:“(这句话是说,没有恒心的人)用不着去占卦了。” 【评析】 本章中孔子讲了两层意思:一是人必须有恒心,这样才能成就事业。二是人必须恒久保持德行,否则就可能遭受耻辱。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们的告诫。 【原文】 13·23子曰:“君子和①而不同②,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 ①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②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评析】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世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原文】 13·24子贡问曰:“乡人①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注释】 ①乡人:同乡的人。 【译文】 子贡问:“周围的人都喜欢的人,怎样?”孔子说:“不好。” “周围的人都讨厌的人,怎样?“不好。不如周围的好人喜欢、周围的坏人讨厌的人。” 【原文】 13·25子曰:“君子易事①而难说②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③。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释】 ①易事:易于与人相处共事。 ②难说:难于取得他的欢喜。 ③器之:量才使用他。 【译文】 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又提出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另一个区别。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君子,他并不对人百般挑剔,而且也不轻易表明自己的喜好,但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往往能够量才而用,不会求全责备。但小人就不同了。在现实社会中,君子并不多见,而此类小人则屡见不鲜。 【原文】 13·2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原文】 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评析】 孔子把“仁”和人的朴素气质归为一类。这里首先必须是刚毅果断,其次必须言行谨慎,这样就接近于仁的最高境界了。这一主张与孔子的一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原文】 13·28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①,怡怡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注释】 ①偲偲(sī):勉励、督促、诚恳的样子。 ②怡怡(yí):和气、亲切、顺从的样子。 【译文】 子路问孔子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可以算是士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原文】 13·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译文】 孔子说:“善人教练百姓用七年的时候,也就可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原文】 13·30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这就叫抛弃他们。” 【评析】 本章和上一章都讲了教练百姓作战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并不完全反对用军事手段解决某些问题。他主张训练百姓,否则便是抛弃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