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20·摽有梅

诗经20·摽有梅

2022-03-28    09'21''

主播: 雁来花开

515 6

介绍:
20.摽有梅 诗经第20首。召南第9首。 这是一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摽有梅》作为先民的首唱之作,质朴而清新,明朗而深情。 摽有梅 佚名〔先秦〕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摽(biào)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qīng)筐塈(jì)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 想要求娶我的儿郎,请不要耽误良辰。 梅子落地纷纷,枝头只剩三成。 想要求娶我的儿郎,到今儿切莫再等。 梅子纷纷落地,收拾要用簸箕。 想要求娶我的儿郎,快开口莫再迟疑。 注释 摽(biào):一说坠落,一说掷、抛。有:语助词。 七:一说非实数,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或七成,即树上未落的梅子还有七成。 庶:众多。士:未婚男子。 迨(dài):及,趁。吉:好日子。 今:现 在。 顷筐:斜口浅筐,犹今之簸箕。塈( jì或qì):一说取,一说给。 谓:一说聚会;一说开口说话;一说归,嫁。 赏析: 这应该是一首最早描写少女怀春的诗章,篇幅短小,内容单纯,惟妙惟肖。清代龚橙《诗本义》说“《摽有梅》,急婿也。”一个“急”字,抓住了此篇的情感基调,也揭示了全诗的旋律节奏。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凝神谛听这首动人的歌咏,这声声热切而执着的呼唤,似乎穿越了千年岁月,依然响彻在召南三月的梅林上空。 “摽有梅”,即采打梅子,这场欢快有趣的劳动中将发生诸多故事,都是关于青春的故事。诗中意象可谓奇妙:少女以青涩酸甜的梅子自比,妙龄少女情思萌动、娇俏烂漫的形象跃然而出。 “摽”是此诗的关键,它有两种解释:一说敲打,将梅子从树上敲落;另说陨落,熟透的梅子自然坠落。这里的“摽”字似有明显而利落的动作性,如此才算有声有色。可以想见梅树下笑语喧哗,聚集起一群少男少女,他们正手持竹竿起劲地“摽梅”。 这是一场集体劳动,又是一次逐爱良机;是一场疾风暴雨式的采摘与收获,也是一段不可多得、欢娱而紧张的幸福时光。梅子在欢快的击打下纷落如雨,俏媚的女声仍然执拗,喊道:“其实七兮!”“其实三兮!”这里说梅树上仍有七成的果子还没有打下来;加紧催促中又是一阵敲打,梅子还剩下三成。 女性的呼唤必有特异的召唤力,那些生气勃勃的小伙子于是更加尽力敲打。被打的梅子似乎在说:快打我,让我疼,让我垂落,让我被拾取。悬在半空的生长意味着没有着落,没有归属,它们等待一个安放之所。一枚成熟的果实落到地上,进而被抓到一个人的手中。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迨其今兮”,“迨其谓之”,多么焦灼的渴望,多么急切的奉予。少女情怀呼之欲出,无有其他,唯有“摽梅”。打下梅子装进筐里,这是摭(zhí)拾和收获。此处的筐子宛如居所与心房,是一生的托付和归属。 全诗三章,“庶士”三见。“庶”者,众多之意;“庶士”,意谓众多的小伙子。可见这位姑娘尚无意中人。她是在向整个男性世界寻觅、催促,呼唤爱情。青春无价,然流光易逝。“真正的青春,贞洁的妙龄的青春,周身充满了新鲜的血液、体态轻盈而不可侵犯的青春,这个时期只有几个月”(《罗丹艺术论·女性美》)。如今梅子黄熟,嫁期将尽,仍夫婿无觅,不能不令人情急意迫。青春流逝,以落梅为比。 “其实七兮”、“其实三兮”、“顷筐塈之”,由繁茂而衰落;这也正一遍遍在提醒“庶士”:“花枝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无名氏《金缕曲》之忧心“无花空折枝”,似乎深有《摽有梅》之遗意。 从抒情主人公的主观心态看,“急”就急在青春流逝而夫婿无觅。从诗篇的艺术结构看,“急”就急在三章复唱而一步紧逼一步。重章复唱,是《诗经》基本结构。但从诗意的表达看,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即重章之易辞申意和重章之循序渐进。《摽有梅》属于重章之循序渐进。三章重唱,却一层紧逼一层,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情急意迫的心理过程。首章“迨其吉兮”,尚有从容相待之意;次章“迨其今兮”,已见敦促的焦急之情;至末章“迨其谓之”,可谓真情毕露,迫不及待了。三复之下,闻声如见人。 这首节令之歌有极强的娱乐性,可以有力地烘托热闹和欢乐的气氛。也许不必确认它为专门的“采梅”歌,似可用在许多欢庆场合中。它昭示劳动之美的同时,演绎着青春和爱恋的故事。
上一期: 诗经17·行露
下一期: 诗经21·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