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36·邶风11·式微

诗经36·邶风11·式微

2022-06-05    06'50''

主播: 雁来花开

237 5

介绍:
诗经第36篇 邶风第11篇 式微 佚名〔先秦〕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疑难字注音版 式微 佚名〔先秦〕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wéi)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wéi)乎泥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露水中劳作!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泥浆中劳作! 注释 式微:天黑了。 式,语气助词;微,昏暗。 胡:何,为什么。 微:(如果)不是。 君:君主。 中露:即露中,在露水中。 微君之躬:(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 躬:身体。 赏析 《式微》让人联想起《采薇》。《式微》开篇的“式微式微”与《采薇》开篇的“采薇采薇”,句式相似,语音相近,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两者在内容和主旨上却截然不同。《采薇》中的“薇”是一种野生的薇菜。而《式微》一诗中,“微”是衰微的意思。 “式微”原来指国家或世族衰落,后也泛指事物的衰落。 在流传后世的过程中,《式微》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从情诗的角度来看,可以将这首诗理解为:女主人公留在异国他乡,满怀抑郁、幽怨难诉,因为她的付出难以得到回报。但她并没有选择背叛,靠着心中那一丝爱恋的支撑,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路:生是君王的人,死是君王的鬼。 《式微》也常被后代隐逸之士用于表白意欲归隐的心迹。隐士们在“归”字上大做文章,表现自己返璞(pú)归真、归隐山林,远离城市喧嚣的愿望。 开篇设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夜的帷幕拉开了,天色已晚,为什么还不回家呢?接下来,诗人给出了回答:“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之所以还不回家,是因为要为了君主的事情奔忙。为了他们的华贵生活,底层的劳动者终日不辞辛苦地劳作,迎着清晨的露水,始终如一,不敢有丝毫懈怠。 “式微式微,胡不归?”下一章重复第一章的设问,再次提问:天色已晚,为什么还不回家呢?“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为了养活君主,躬行为奴的誓言,履行顺从的责任,不得不这样奔波劳作。 全诗短小精悍。寥寥几笔,描绘了受压迫、受奴役的人们困难的处境,同时还宛转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控诉。全诗的点睛之处在于艺术手法的运用,这首诗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设问,二是强调韵脚。 首先,来看设问的运用。“式微式微,胡不归”,根据下文可知,这一问句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明知故问。这样做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产生一探究竟的阅读欲望。整首诗是写主人公遭受统治者的奴役和压迫,不分昼夜地辛勤劳作,贪黑起早,苦不堪言的现状,如果直言这一主题,便会显得单调。因此诗人通过这种无疑之处设疑的方法,使诗篇显得更有跌宕的情致。 其次,是韵脚的处理。这首诗十分押韵,每章换韵,句句用韵,而且全诗回环往复,只在个别字上稍做改动,使全诗节奏紧凑,引人入胜。所以方玉润评此诗:“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未许粗心人卤莽读过。”(《诗经原始》) 这是被压迫者心底发出的呼喊,犹如伴随着劳动的号子声。“式微式微,胡不归”,除了在说自然界的“天”快黑了,又似是在说贵族老爷们的统治已衰落不振,他们将临末日了,这是对压迫者的诅咒。《尚书·汤誓》中奴隶的歌“时日曷丧,予及女偕亡”,不是把暴君夏桀比作“日”吗?为了贵族老爷们享受,为养活这些家伙们的便便贵体,劳役者在霜露、泥泞中挣扎卖命!什么“君子”,纯粹是吸血鬼,是毒蛇猛兽!这首诗使人感受到被压迫者遭受的苦难和对压迫者的无比憎恨,仿佛听到了阵阵沉闷的雷声,看出了被压迫者的觉悟和孕育着的反抗。 诗人以粗笔勾勒出苦难的劳作画面,抓住了“霜露”“泥泞”这样的典型环境,不啻“水深火热”。诗语言朴质,“劳者歌其事”,是劳动者的呼喊,情感自然而发,只是受禁锢而不能畅尽。诗句式亦灵活多变。后来泛称事物由盛而衰曰“式微”,亦用作思归之意,王维《渭川田家》有“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