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常海成:小城之爱 很多人向往大城市,而我独爱居住的小城——汾阳。小城有家,小城有爱。 小城不大,在城中心,骑车子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从东头走到西头,或者从城南溜到城北。小城又很大,人到中年,却连小城的村庄也未走遍,初秋带着儿子第一次踏上白虎岭,才发觉小城的山都那么美。 小城很温馨,这份温馨在突发疫情静默管理之后感受愈加深刻。今天是静默管理的第三天,温馨的故事已经开始遍布小城,医疗卫生、公安交警、市场监督、环卫工人、志愿者这些一线的人员第一时间进入岗位,做核酸、守卡口、保通保畅、义务送食物,忙的不可开交。在村庄里,乡镇和村里的干部每天奔波在乡村的大街小巷,做好防疫的同时,也做着为民解忧的各种琐细事。几个在卫生和乡镇工作的朋友讲,他们已经连续几天“鏖战”,一项工作完成后,互道一声辛苦了,就继续开始下一项工作。小区里,党员干部自觉主动加入了志愿服务的队伍里,小区的居民是最可爱的,做核酸时,年迈的老人、上网课的孩子优先做,其他人自觉的排好了队伍,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 在朋友圈也不停的看到,有爱的小区物业们准备了丰富的蔬菜,免费为居民发放。这家物业发出了发放物资的视频,那家小区的居民就把自家小区的爱晒在了朋友圈。媳妇说,小区的爱都开始这么“卷”了么?我缓缓微笑,这份“卷”,“卷”出了小城汾阳的大美,这份“卷”,汾阳人民都会在内心竖起大拇哥点一个大大的赞。 汾阳这个古老的小城,文明和爱从来都不缺。 或许你会说,也会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但我想说,爱和温馨一定会把这些不和谐慢慢融化。 餐饮行业的从业者把菜肴送到了一线;志愿者们来回穿梭于小城的大街小巷为群众送去了必要的物资;民主党派自发捐款为一线的防疫人员送去了急需的物资;群团组织成立起了防疫志愿群,为隔离区隔离人员的后勤保障保驾护航;市委政府领导也在第一时间把专项党费送到了一线的防疫工作人员手中,把党和政府的浓浓问候传递到小城的每个角落;爱心人士给周边的居民暖心送菜;教师们已经开始认真准备第二天的网课内容。 停下来的小城,爱不停,温暖不停。 在外的同学每次回到小城探家,坐在一起闲谈,总会聊起青春的往事和遍布于大街小巷的美食小吃。这份温暖的记忆在大城市里会蔓延,有时候也会蜷缩于大城市的小阁楼里。在大城市里奔波忙碌,体会到了大城市的繁华,却难得有闲下来体味美好瞬间的时刻。闲谈时,我告诉这些多年的老友,有时间一定多回来看看,也过一过这小城的慢生活。 人生很长,幸福有限。大城市的繁华和小城市的幸福,谁又能说哪一个一定是最美的呢? 小城或许没有完整的产业结构、没有丰富的公共设施、没有较高的工资收入、没有五花八门的大商场。但小城有每天播放红色歌曲的老爷爷,有出门就停不下来的打招呼,有大街小巷熟悉的乡音,有并不宽敞但温暖的家,也有父母的唠叨。 小城凝结了老百姓所有的酸甜苦辣,也充满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 小城的路比以前平了,也干净了,天越来越蓝,空气越来越好,各项公共设施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逐步的完善,小城的生活也能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小城很小,但小城也在慢慢的变好。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疫情终究会过去。待疫情消散,一定要找一个温暖的日子,逛一逛十里酒城,品一杯清冽的汾州美酒;去一趟贾街,把汾州的美食尝他个遍;登上城西的石盘山,去看一看霞光万道的日出;绕着走一走文湖的小路,欣赏一下迷人的夕阳;踏上白虎岭,听一听彪岭樵歌。待春暖花开日,饮一杯马刨的神泉水,到向阳匣里饱览一番三十里的桃花美景。 这样的小城,怎能不喜欢! 小城汾阳不繁华,但小城汾阳的每时每刻、每街每巷都在每个老百姓的心里,我爱这小城,我也爱这美丽的家乡。 2022年10月12日晚于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