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之1.2“工作造就人格”

《干法》之1.2“工作造就人格”

2016-11-15    06'53''

主播: 飘视觉

62 5

介绍:
「飘视觉」 www.piaovision.com 工作造就人格 想好好活,就得好好干,这一点很重要。 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练人格的“修行”。这样说并不过分。 大约在10年前,我和一位德国领事对谈时,听到这样的话:“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来磨练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人格。就是说,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工作造就人格”,就是要通过每一天认真踏实的工作,逐步筑成自己独立的、优秀的人格。这样的事例,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不胜枚举。只要翻开伟人们的传记,随处可见。 凡是功成名遂的人毫无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历经艰辛,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才取得巨大成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成就伟大功绩的同时,他们也造就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值得玩味: 在南太平洋新不列颠岛上,有一个未开化部落的村庄,那里的人们都认同“劳动是美德”这一观点。在他们的生活中渗透着一种纯朴的劳动观:“认真劳动能塑造美丽心灵”,“美好的工作产生于美好的心灵”。 在这个村落,主要的劳动力是三藩市的农业,作物是甘薯。 在那里,根本不存在“工作是苦役”这样的观念。村民们通过工作追求的目标是:“工作得到的美的成果”和“人格的陶冶”,就是要把工作做得完美,并由此磨练自己的人格。 村民们互相评论各自田地的整修情况、作物的长势以及泥土的气味,气味好闻的被夸为“丰登”,气味难闻的则被贬为“不毛”。 经过这样一番评价,田地耕作的精细的人就会被称为“人格高尚的人”,会受到全村人的尊敬。 也就是说,这个村子里的村民是通过劳动的成果——田地是否整齐,作物是否丰收,来判断一个人的人格的。田头工作 出色、工作成果显著的,就被认为是优秀的人,是人格高尚的人。 对他们来说,劳动是获取生活食粮的手段,但同时又是磨练心志、修炼人格的手段。“出色的工作唯有出色的人才能完成”,这种简朴却切中肯綮的劳动观在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 而在给人类带来近代文明的西方社会里,从基督教思想起源,“劳动乃是苦役”这个观点相当普及。这一点在《圣经》一开头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中就表达得十分清楚。 他们是人类的祖先,因为偷吃上帝禁食的果实,被赶出伊甸乐园。原来在乐园里他们不需要劳动,但遭放逐后,为了得到食物,他们不得不怀着痛苦的心情开始劳作。 在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人们是为了抵赎自己的“原罪”,才不得不接受“劳动”这种惩罚。于是劳动在人们的意识中成了一种负面的,否定的形象。 也就是说,对于欧美人,劳动本是一种充满痛苦,让人厌恶的行为,因为产生了近代的劳动观:工作时间应该尽量缩短,工作报酬应该尽量增加。 然而在日本原本不存在这样的劳动观。不仅如此,过去的日本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总是从早到晚辛勤地工作。他们认为劳动虽然艰辛,但却能带来喜悦感、自豪感,并能让人明白生活的意义,劳动是高贵的行为。 有许多优秀的工匠,只要专心磨练技能,制造出赏心悦目的产品,他们就会感到有种说不出的自豪和充实;因为他们认为劳动是既能磨练技能,又能磨练心志的修行,他们把劳动看着自我实现、完善人格“精进”的道场。可以说,多数日本人都曾经抱有这种有深度的、正确的劳动观和人生观。 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逐步西方化,日本人的劳动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本章开头所提到的,劳动是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劳动是“必要之恶”。因而许多日本人把劳动看作一项单纯的苦差事,甚至厌恶劳动,厌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