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歌辛 —— 十里洋场的风情

陈歌辛 —— 十里洋场的风情

2016-03-11    05'28''

主播: 猫宁桑

25 1

介绍:
你所听到的这首歌,是罗大佑所演唱的《永远的微笑》,这首歌是它心目中的偶像_陈歌辛先生所写,那么我们就来讲讲 陈歌辛老先生的故事,也窥探一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遍上海滩的那些事情。 十里洋场的风情——《花样的年华》 在2006年之前,陈歌辛对罗大佑,也不过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但在当年的2月,罗大佑到上海拜访导演吴思远,在钢琴前,他弹起了《永远的微笑》,吴思远惊奇地说,你居然会喜欢陈歌辛的歌,那你一定有兴趣结识一下陈歌辛的公子了?罗大佑喜出望外,陈歌辛的公子是谁? 说起来鼎鼎大名,他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曲作者之一,上海音乐学院的陈刚教授。 此后,两个人便会面了,罗大佑很兴奋,他说,陈歌辛那首《永远的微笑》是他最喜欢的歌,甚至在他与李烈的婚礼上,罗大佑也把这首歌献给爱人。他对陈刚说:虽然我的婚姻失败了,但是这首歌是不朽的》” 。陈刚说:“打动你的这首《永远的微笑》正是父亲写给母亲金娇丽的,那是母亲的一副音乐素描,母亲长得像蒙娜丽莎,不仅有蒙娜丽莎一样“小的脸庞,也有蒙娜丽莎式的“心的宝藏”。这首歌短到只有六句,却直抒心意缠绵真挚,或许正是这种情绪打动了你” 被陈歌辛打动的,又岂止罗大佑一个,导演王家卫,也是陈歌辛的一个“铁杆”。这首《花样的年华》正是陈歌辛于1947年为周旋、舒适主演的影片《长相思》谱写的插曲。 陈歌辛的音乐确实可以但当这种文化符号的功能,他称得上是上世纪三十十年代上海有资格的音乐代言这一。当年那些歌曲就在上海滩的舞池歌榭里飘荡,成为十里洋场里最有风情的声音,除了给电影写歌,陈哥新在她的青年时代还创作过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春花秋月何时了》被视为中国音乐时尚的第一部无调性现代作品,陈刚说:“现在谭盾他们搞得东西,早几十年我父亲就搞过,他没进过国立音专,是跟洋人学习音乐。父亲接受的西洋音乐的知识和信息,与欧美国家是同步的” 1949年后,陈歌辛 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一个没有留过洋、没进过音乐学院的人给作曲系的学生门上课,这在现在是不能想象的,但在陈歌辛的黄金年代,也 正是上海出于中西文化碰撞锋面的年代,而陈歌辛这些后事看起来完全是天才的人物,正是那个特别的年代留给中国文化史的礼物。 好,今天就到这吧,下一次给大家讲讲,陈歌新的原创歌曲《玫瑰玫瑰我爱你》是怎样 成为 美国著名爵士歌手弗兰克`莱恩的《rose rose I love you》。感谢你收听今天的音乐书签,喜欢更多音乐故事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猫宁音乐工会,分享更多关于音乐的故事 。